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騎向單車大城 (4)

From http://LondonElectricBikeTour.com




CC : 沒想到民主國家推動單車活動也這麼快,有意思!

倫敦 鐵馬時尚天堂  
2011/07/11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英國報導】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騎向單車大城 (3)


CC:記得我們小時候都自己騎車上學的,現在父母開車接送多半和環境有關,只不過這樣的改變是好還是壞呢?我的小朋友都是自己上學的。騎車技術不難,青少年或兒童騎車的危險在於安全意識不足,搞定這點,單車是讓人自立又環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車教育3歲開始 移民學單車政府出錢  
2011/07/11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騎向單車大城 (2)


管好開車族 荷蘭讓兩輪族安心騎 
2011/07/11
【聯合報╱記者郭錦萍/荷蘭報導】

騎向單車大城 (1)



「自行車麥加」荷蘭 單車取經聖地 
2011/07/11
【聯合報╱記者郭錦萍/荷蘭報導】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怎麼看新聞(才不動氣)?


最近在整理剪報時,看到線上新聞頁面有人反應記者忽略了某些資訊和現實,其回應的內容非常生氣!碰巧,FB上某朋友也指責某知名雜誌對某些資訊的報導有誤,他聲稱該報導所指的創新事物其實過去已經發生過了。

要我說的話,我說大家有甚麼好生氣的?記者除了報導外,本來就不是任何領域中最專業的,他們當然要自己努力採訪研究,但就算他們再努力,怎比得上我們各行各業的英雄好漢呢?這些英雄好漢,可能浸淫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五年、十年、甚或數十年,而且還有各自的內幕消息,記者就算花個一年半載去做個專題報導,也很難超越各行業的專家。所以,就算他們犯些錯誤,何必生氣?

記者要透過採訪取得資訊,而消息來源透露的,又可能有意無意的有偏頗的論點,我們指望記者釐清這些偏見而帶給我們真理嗎?我的看法是,你要真理,你就得自己思考、自己探詢,期待別人給我們完美的答案是很奇怪的!我們自己不懂,卻要求別人都懂?(我們要是都懂,就不用管別人說甚麼了!)

我這一點都不是消遣記者。我認為記者能給我們八九成正確的訊息就很不錯了!看新聞,得到的就是各方面的資訊和觀點,你認不認同或究竟是對錯那是另一回事,本來就不可盡信之。至於真相是甚麼,我們如果在乎,我們就要以那為基礎,繼續探索!對於那些我們原來很無知的東西,新聞報導開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從接近無知的狀態變成有初步的認識。對於那些我們專門的領域,偶而也會有點新東西讓我們去拓展自己的認識吧!他錯的離譜?要不,你來寫,給我們大家好好教育一番!換個角度,要不是有眾人的愚昧,又怎能襯托出你超人一等的見識呢?何必過度苛責帶給你榮耀的人呢?

總之,想通了,就真的不需要生氣!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訂做好爸爸 (2)


CC:政府給不給育嬰假是一件事,就算要爭取也不是一蹴可及,但自己的小孩、自己的親子關係,自己要把握。時光一去,永不復返,父母的保鮮期是有限的!而且,你越懂得把握孩子的童年,這保鮮期就越長!

瑞典訂男性育嬰假 好制度打造好爸爸
 2011/07/04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訂做好爸爸 (1)




瑞典女人三高 養兒育女國家幫你扛 
2011/07/04

Google Chrome 自動填入帳號的記錄如何刪除?

Google Chrome 自動填入帳號的功能是個蠻方便的工具,只要輸入第一個字母或者滑鼠在輸入框點一下,自動會帶出過去輸入過的記錄工你點選,省下麻煩的輸入工作。但是當這個記錄錯誤或過時要怎麼辦呢?尤其有幾次筆者傻傻的忘了點到密碼輸入框就直接接著打密碼,如果不是個人用的電腦,豈不把密碼洩漏了?

刪除的方式很簡單。在上圖這個過去記錄被帶出的時候,用方向鍵下移指到你要刪除的那筆資料,然後按刪除鍵 Delete (或 Del) 即可

社會住宅是好宅 (3)




學荷蘭百年經驗 找台灣合用的 
2011/06/27
【聯合報╱本報記者郭錦萍】

社會住宅是好宅 (2)

阿姆斯特丹東碼頭區,集合各種時髦建築,這裡的住宅一半是社會住宅。 記者陳俊吉/荷蘭攝影


阿姆斯特丹昔廢棄碼頭 今碧波美地 
2011/06/27
【聯合報╱記者郭錦萍/荷蘭報導】
「水岸第一排」、「面對千坪綠地」、「國際級建築師代表作」、「百年經典」,台灣高價房地產常用這些廣告詞;但在阿姆斯特丹,成千上萬間的社會住宅都具備上述條件。這些房子超搶手,想住進去,平均得等七至十年。

社會住宅是好宅 (1)

荷蘭 GWL 社區
CC:單就這個系列的報導來說,放眼天下、影音圖文並重,深得我心!



荷蘭GWL社區社宅 排隊搶著住 
2011/06/27
【聯合報╱記者郭錦萍/荷蘭報導】

借鏡國外,提升台灣


我蠻喜歡這個系列報導的,藉此看看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怎麼生活的。這些借鏡的方案如何我恐怕沒資格評論,但「借鏡」這個方法是個好方法。當然各地有各地的民情和環境,倒也不能一味照抄,我覺得就是多看看,重點是刺激一下自己的想像力,然後根據本地的特性找出一條更好的路來。相關報導整理如下:

  1. 社會住宅是好住宅
  2. 訂做好爸爸
  3. 騎向單車大城
  4.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5. 與水和平共處
  6. 都市農夫不是夢
  7. 永續大未來
  8. 為藝術找個家
  9. 給流浪動物一個家
  10. 城市防災學
  11. 和都市重修「舊好」
  12. 出借偏見的真人圖書館

消除手臂和肩頸的痠痛

圖片來源
努力工作 (或猛玩電腦) 之餘,也要休息一下哦~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正確的電腦使用姿勢



一年前的剪報,分享給我們電腦一族~

你「坐」對了嗎?
2010/12/19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整理,繪圖/廖珮涵,資料提供/台北新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 謝仕福】
1.眼睛高度:眼睛最好與電腦螢幕上緣同高。
2.手的姿勢:配合桌面,調整椅子高度,手肘呈90度,前臂平行於桌面,肩膀放鬆,手肘靠近身體。
3.腿與腳的姿勢:雙足放置地面,大腿完全在椅面上休息,髖關節約呈105度,膝關節呈90至110度,若雙足無法搆及地面,則需要放在小板凳上。
4.背部與椅背:調整椅背,和背部完全服貼,才能支撐下背。
5.眼的距離:眼與螢幕距離約60至70公分,約手臂伸直長度。
6.手、滑鼠、鍵盤:滑鼠放在鍵盤旁邊,兩者離桌緣8至10公分,保持手腕自然伸直而沒有過度彎曲。
7.手臂靠扶手:手臂勿靠在桌上,可以靠在椅子的扶手上。
8.休息:每小時須休息5分鐘,做做伸展操。


全文網址: 你「坐」對了嗎? - 筋骨毛病多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89430#ixzz1gKpU6TOJ
Power By udn.com 

數位時代越來越深化了


在整理過去一年的剪報和雜誌中,想到的還是再上網去看看有無網頁可直接下載記錄,果然有,而且過去通常都只有文字,現在也看得到所有的圖片了,不僅如此,甚至連原來報上不會有的影片也出現了,真是令我頗感興奮,果然數位時代的內涵又深化了一些。

或許有人會驚訝我還在看紙本報紙,這是有原因的:

  1. 紙本看起來還是比現行的螢幕舒服 (不過我想大型、可捲曲、適合長時間閱讀的螢幕應該是指日可待了)。
  2. 報紙一次可瀏覽的版面大,網路上版面小 (就算我的 22 吋螢幕就電腦螢幕來說不算小),實質和心理的視野都受限。我經常發現即使先看過網路新聞,還是有很多重要新聞我是在紙本新聞上看到的。
  3. 在網路新聞有所遺漏的另一個原因是,某些新聞會因為受歡迎的程度而佔據版面,至於其他新聞,即使你願意去看所謂的【更多新聞】,經常也只是不同報社、電視台或通訊社的同一條新聞所佔據 (google 新聞在這一點就很好,因為會把相同的新聞的不同來源都歸在一起)。除了某些重大事件,每個人都有他自己關心的獨特領域,這是網路新聞不容易掃瞄到的 (不過你或許可以藉由關鍵字搜尋到,只是關鍵字只能搜尋到已知的事物或分類,要先別人看出事物的內涵或新事物的發展,親自觀察瀏覽是必要的)。報紙當然也會根據新聞受歡迎的程度排版,但至少我還是很容易瀏覽到一些我關心的「小」新聞,網路新聞則不知要淹沒到多少頁之後了。
是的,我其實也一直在看網路新聞,甚至在紙本新聞看到值得留意的內容時也會直接在網路想要找到同樣的文章以方便記錄,但在過去,似乎經常只能找到文字而缺少圖片,現在圖片也有甚至還有影片,當然是一種進步 (雖然也只是部分雜誌報社這麼做)。我不知道這些圖片影音是後來補上的,還是因為我在新聞當天或隔天找的時候它們還沒被搜尋引擎納入。也有一些雜誌有免費的電子版,只是會晚三四個月釋出,這其實也還好,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因為三四個月就過期的。我知道有些人需要靠即時新聞牟利或生活,但大多數人其實無所謂,就像過去有個外國名人說過,他不看新聞,只要看年鑑就夠了。我相當程度是贊同的,多少新聞就像電視電影一樣,也是靠腥羶暴力的程度作為篩選的標準,而且某些事件的內涵也不是在發生的當下就看得出來,所以多數的新聞報導是蠻膚淺的,因此我們都不看這些新聞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不是更好嗎?(但是新聞報導相當程度總也是一些事實,如果能建立自己的判斷和洞見則更好!)

扯遠了!我寫這篇,一方面是高興數位時代的進步,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要善用這些進步。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自由」讀後感


官網連結  連結到網路書店



讀完「自由」一書,心中浮現是,真正的自由是來自於瞭解世界,瞭解別人,因為瞭解別人之所以是那個樣子的原因,就不會有那麼多仇恨進而產生不必要的衝突,所以內心能平靜,所以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本書一開始,提到男主角沃爾特上了報,但是報上的描述和他們所認識的沃爾特卻完全不同,藉由這個開局,從過去男女主角的「表面」生活描述起,然後導入他們的成長背景和內心世界,特別是女主角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寫的自傳。之後場景跳到2004年以男主角為主軸的故事,也就是如何導致他上報的那個時間點前後的故事。整個故事的鋪陳包括了前兩代的故事,因為那些背景,導致了男女主角的個性與思想,而這些背景引爆了他們在2004年一連串的衝突與掙扎。之後再回到六年後的現在(2010年,本書原文出版之時),再次藉由女主角的自傳回憶,談起2004年以來她看到的世界與內心的感受。最後再改由第三者的角度描述最後這段時間男女主角生活進展。不需要作者特別的交代,身為讀者的我剎那間便明白了他所指的自由為何。

這是一本大書(600多頁),由一家人的故事開始講起,對於長篇小說,開始時需要一點時間進入狀況,雖然我上述的描述都圍繞在男女主角打轉,但實際上牽涉的人物也不少。這不是只有男女主角兩人的對手戲,而是更符合我們普羅大眾生活實況的,男女主角都會和他們身邊不同的人物、甚或是和環境或政治等發生交流、產生反應的故事。於是我每天半小時、一小時的與書中人物相處,慢慢消化這些人的思想和個性,漸漸地我開始瞭解這些人,很快地就被他們的故事吸引。要瞭解書中所有的人物或許需要一點時間,但要投入看這本大書,一點都不難,因為即使只是最初看到片段的故事,都很吸引人。

作者說故事的方式,除了少數幾次從不同的時點切入,一旦切入後,很多時候也只是在描述一些生活的細節,但對於各個人物舉止的描寫生動寫實,引述人物內心想法的時機和份量也恰到好處,讓我讀起來覺得頗有趣味。是的,這本書的主題是嚴肅的,情節中有很多的情感糾葛,但卻也有很多地方是幽默有趣的

書中多處提到自由這個字眼,因為書名既是自由,我就多注意了一下書中「自由」這個字眼出現的地方。事實上是從青少年的身心空間、成年人的感情與家庭關係、到政治環境問題等,各種場合都有自由的問題。與自由相對的似乎是來自於外界的束縛,但最終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都是自己內心的理由。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經常都不知不覺的被制約了(總是順從主流的人被制約了,總是在反對的人也是),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必需理解這些制約背後的真實,然後以適當的方式面對


我不是聖人,不會去講要能愛各式各樣的人,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苦,每個人的不完美都有他的理由,要求別人完美也不合情理。我想理解不代表要愛所有的人,想成為聖人或許會令人不堪負荷。有些人對我們有攻擊性、佔我們便宜,我可以理解他們會這樣有他們的理由,但我不見得需要愛他們。我常常認為別人的不合理那是他們只看到部分事實而錯誤的反應,不過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看的不夠全面和深入吧!總之,對這些總是不對盤的人,可以不往來,卻沒什麼好仇恨的。很多衝突是不必要的,像是書中提到沃爾特開車咒罵其他駕駛人甚至還以顏色的行為,似乎也是我們社會常見的行為,但這只是在增加衝突,無益於任何人。書中這類看似不重要的小故事很多(這甚至不是故事,只是某個行為的描述),事實上都頗有啟發性,特別是人生經歷越多的人能從書中得到的啟發也越多。

我個人的理解是:環境不順,包括和別人的衝突,不是激烈的對抗能解決的,而是要巧妙的化解(就像大禹治水一樣),而基礎就在於瞭解。

本書牽涉到家庭親情友情愛情環境政治,視野頗廣,這是關於一家人成長的故事,是關於錯誤與原諒的故事。對了,從錯誤到原諒之間也包括了「修正」這個必要的元素。最後希望有緣的人能夠透過自己的閱讀得到自己的啟發。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我的書單:自由

連結到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史蒂芬金十大選書  
★《時代》雜誌年度小說第一  
★大西洋月刊年度圖書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  
★歐巴馬渡假選書
追求自由,就能得到幸福?
小說描寫柏格蘭這個家庭及其家族成員,並延伸到他們最親近的朋友、包括戀人,時間跨越多年一層層描繪這些人之間的關係。
柏格蘭家座落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這一帶正在變化著。沃爾特.柏格蘭在跨國企業集團3M任職。他的妻子佩蒂——一個不滿現狀的郊區母親——大學時代她是明星籃球員,婚後無工作,在家照顧兩個孩子:潔西嘉和喬伊。這個家庭看上去其樂融融,但家庭所賴以存在的情感基礎並不牢靠。
沃爾特的父親是個酒鬼,經營汽車旅館,家裡多半依賴他勤懇照料旅館,卻對他不表感激,他心中一直有著不滿之情。他與佩蒂的婚姻慢慢出現裂痕,當孩子長大後,他開始沉溺於一場堂吉訶德式的營救活動,深信自己將解救一種即將絕種的深藍色鳴鳥。佩蒂沒有工作,學生時代曾是籃球明星,婚後的佩蒂,通過酗酒,以及溺愛兒子喬伊排憂解愁,後來更重然對大學時代另一個朋友的戀情,一個搖滾音樂家理查.卡茲,也是沃爾特的好友。
小說基本上延著這群人(沃爾特的父母、佩蒂的父母、孩子、孩子的戀人、鄰居、同學、同事等)而發展,法蘭岑對這一切只需要隨便勾勒幾筆,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他對待書中人物的態度既溫和又無情,準確寫出21世紀的美國人心靈,寫出這些追求著幸福,卻總在失落感中徘徊的人們。法蘭岑筆下這群人對自由的追求似乎並不能帶來幸福,而最後因為營救蔚藍鶯而捲入華府醜聞的沃爾特,會對自由美國做出怎麼樣的回應呢?會對他自己似乎破碎的人生做出怎麼樣的決定呢?
《自由》這個書名,起源於作者希望透過這個故事,釋放自己,讓自己自由。但是追尋自由會為人帶來甚麼?自由自在就是幸福?透過小說,法蘭岑有全新的答案。
世紀小說的誕生  The novel of the century
2010年8月23號,十年不曾以作家當封面人物的《時代》雜誌,以「偉大的美國小說家」為封面大標題,推選法蘭岑為當期封面人物。當年八月初,歐巴馬總統看完法蘭岑的最新小說《自由》樣書,讚嘆:「太驚人了!」這本書隨後在八月底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及各大書店暢銷冠軍。一時之間(其實延燒到年底),美國人到處問人:「你看過《自由》了嗎?」
法蘭岑不是第一次掀起媒體風潮,2001年,他就曾經以第三部小說《糾正》豔驚全美,不但創下文學小說暢銷三百萬冊的紀錄,並拿下美國國家書卷獎,還鬧出轟動的歐普拉vs.法蘭岑事件(傳媒女王與純文學明星彼此較量?)。相距九年後,平日深居簡出、不修邊幅的法蘭岑交出了第四本長篇小說,這一次,美國人先問:「他能超越獲得滿堂采的前作《糾正》嗎?」天生不適應傳媒喧囂的寫作個性,這次媒體還願意捧著他嗎?
法蘭岑做到了,讀過《自由》的驚歎聲此起彼落,各大媒體書評相繼叫好,《紐約時報》說:「這是法蘭岑迄今為止最觸動人心的小說——這既是一部關於問題家庭的精彩記錄,又是一幅不可磨滅的時代畫像。」英國《衛報》則激動地寫道:「他是文學天才……完全與其他當代小說在不同層次上……《自由》是年度之作,世紀小說。」九月中,歐普拉登場,這位影響美國千萬讀者選書的媒體女王公開表示已看完這本書,並對著電視機觀眾大呼:「這本書太優美了。這絕對是偉大的小說!」同時宣布這本書是她讀書節目的壓軸首選。兩人一笑泯恩仇,再度成了讀者熱烈討論的八卦話題。
11月24號的感恩節前夕,美國最具書評權威的《紐約時報》選出「年度最受注目的百本好書」(100 Notable Books)。該報負責選書的三大資深書評家也推出個人前十名最愛,《自由》不出所料,名登榜上。隨後出刊周日書評版從百大裡挑出年度十大,《自由》排名年度小說第一。其他媒體包括《出版者週刊》(Publisher Weekly),《School Library Journal》,具份量的網站Salon藝文評論,美國公共電台的文化節目…….都在年度書榜中一致推崇《自由》。隨後本書並入圍美國國家書評獎決選。
說《自由》是年度之書顯然不能表達這本書給人的震撼,正如《時代》雜誌特約撰稿人Lev Grossman對法蘭岑的描寫 :「他或許不是美國最有錢、最有名的作家,但他絕對是最有抱負的一個。他就像那些他沉迷觀賞的、數量逐日減少的鳥類一樣,他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堅持寫作要有思想內容的小說家。」這些情感濃烈的字句,我們相信凡是親自讀過《自由》的人,便能感同身受。
作者簡介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
1959年出生,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1996年,法蘭岑在《哈潑》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偶爾做做夢》的隨筆,表達了其對文學現狀的惋惜,從此聞名於世。當他的第三部小說《糾正》(2001)一齣紛亂的家庭諷刺劇,出版時,引來如潮好評,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2002年美國普利茲獎提名。2010年八月底出版第四本小說《自由》。
法蘭岑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在聖路易度過幼年時光,1981年從斯沃思莫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畢業,主修德文。1979-1980年,通過韋恩州立大學設立的“去慕尼克讀大三”合作項目,他曾到德國留學。1981-1982年,獲歐布萊特獎學金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習。因此法蘭岑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創作第一部小說期間,曾在哈佛大學地震實驗室打零工。
作品得獎紀錄
.1988 懷丁作家獎(Whiting Writer’s Award)
.1996 入選Granta雜誌最佳美國青年小說家(Granta’s Best Of Young American Novelists)
.2001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National Book Award)
.2001《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書籍(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of the Year)
.2002 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入圍(Pulitzer Prize finalist)
.2002 國際筆會 / 福克納獎決選名單入圍(PEN/Faulkner Award finalist)
.2010《時代》雜誌百大人物
John Gardoner小說獎。(John Gardner Fiction Award)
入圍國家書評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CC評價5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要瞭解自由的真諦,也可以看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不過要能完全體會他所講的意境,也要有點慧根。但是看小說,可以讓人融入小說的情境中,從而自然地獲得一些啟發。這是一本600多頁的長篇小說,不知道現在看長篇小說的人多嗎?我就是慢慢看,一天半小時或一小時,慢慢地融入小說人物的生活中,也有時間慢慢體會小說人物的心境。也不用太久,一個月左右就看完了。

然後,在看完全書的當下,我對自由就有了一個頓悟。

全書牽涉到親情、友情、愛情、政治與環境,雖然是一本大書,但只要願意花個二十分鐘去看看作者寫的故事,後面自然會被他的故事吸引。有點人生經歷的人來看更好,可能會產生很多聯想,透過回顧與反省,也許對自己人生的問題也會有所幫助。五顆星推薦!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我的書單:瑪莎創業法則—10招打造超級人氣

連結到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創業書,可以像食譜一樣簡單 .美國最受歡迎之首席家居教母首度公開個人創業成功法則。

.瑪莎.史都華監禁期間,因受獄中上百位年輕女性諮詢創業訣竅後,有感而發之作品。
.10大法則傳授如何成功營造人氣企業。
.內容建議具體明確,結構層次分明,兼具實用性與啟發性。
.作者文字流暢,個案舉例生動有趣,親近性與可讀性均高。
.CNN、USAToday、出版人周刊專訪 .美國邦諾書店讀者5顆星推薦   

瑪莎.史都華的人氣,真是難以令人想像。   
靠著人氣,她從一個出身工人家庭的平凡主婦,累積十億美元身價,晉升《Forbes》雜誌的億萬富翁排行榜。   
靠著人氣,她可以從「辦桌」外燴主廚變成全球三百多個電視台與廣播電台強力播送、每週有三千萬觀眾捧場的偶像,事業跨足居家用品、媒體與餐飲等領域,連台灣都有她的專櫃產品。   
靠著人氣,她即使身陷牢獄之災也一樣廣受歡迎。   
2004年,瑪莎.史都華因為內線交易入獄。她服刑所在的小鎮,因為推出瑪莎史都華紀念T恤與馬克杯而大發橫財。三個月後她假釋出獄,站在舞台上領取兩座美國國家雜誌獎,進入《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人之列,公司股價狂飆三倍,她受邀主持新節目,還多了一個全天二十四小時播放的網路廣播頻道。   

瑪莎.史都華到底有什麼祕訣,能為自己打造這樣的超級人氣?禁不住各方揣測、詢問,她出版新書《瑪莎創業法則》傳授如何營造成功人氣與企業的方法。 

法則一 投入你熱愛的領域   
當你對所做的工作有百般熱情,這就不像是在工作,而且還會愈來愈帶勁,每天都有新點子,面對挫折也毫不退卻。別擔心不斷嘗試會浪費生命,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法則二 問自己:有什麼大思維   
怎樣把熱情轉變成大思維呢?瑪莎史都華建議,不妨上街走一趟。看看不同的人、商店,同時想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與想法,可以怎樣在這個商店、這個人身上派上用場。這樣,就能衍生出許多想法,找出自己能做的事業方向。

法則三 運用望遠鏡、廣角鏡與顯微鏡   望遠鏡能幫助你提醒自己,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自己要怎樣走。廣角鏡則能幫你擴大視野,把自己放在整個社會環境中,看看你的競爭者、客戶、上下游的情況。顯微鏡幫助你看清楚自己要走的領域,讓自己知道該麼做。 

法則四 跟你的顧客牽上線   即使是市場肉販,也可以開發出人氣法寶。紐約羅貝爾肉店就是靠著傳遞知識給客戶,薪傳超過一個半世紀。到這裡買肉,切肉師傅會熱心地問你想做什麼菜,告訴你怎樣的部位較適合、有什麼特點,要不要幫忙切,甚至提供醃肉汁與食譜。藉著這些,他們也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需要,提供更合時宜的肉品與服務。 

法則五 包裝自己,大聲宣揚:我上場了   推銷自己是很重要的,但要掌握方法,觸動人心,讓人們覺得在這個領域中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掌握兩大法則:有創意、但符合常理。如果只是有創意,卻不太符合常識,別人可能會被你的訴求眩惑,搞不清楚你到底在賣什麼、提供什麼服務。另一方面,如果一切符合常軌卻沒有創意,那也太無聊了,會直接被忽視。

法則六 品質代表一切   當人們問瑪莎史都華如何發展產品特別的造型與品味時,她總是回答,「不斷地比較。」比什麼呢?品質!比設計的品質、材料的品質、方法有沒有比較好?結果有沒有比較棒?當然,每個領域對品質的定義不同,要打造超級人氣,就要先了解在那一行,講究的是什麼。

法則七 讓團隊助你一臂之力   團隊的定義很廣,包括你的同事、部屬、以及能給你建議的顧問。尋找合作伙伴時,要注意他們是否跟你一樣,對你要做的事有百般熱情,而不是把它當成謀生的工具,賺到薪水就足夠。

法則八 正面思考,繼續前行   挫折難免,瑪莎史都華在出道之初,就捅過婁子。在宴會要開始時,她才發現剛烤好的派焦了。沒有時間重新做幾個派,也不能在宴會上交不出派來,她靈機一動,把烤焦的部份切掉,把完好的部份切成許多小塊排在盤子上,再做點裝飾,反而比原來更漂亮。她反敗為勝的關鍵就是,先別恐慌,深呼吸,用顯微鏡、望遠鏡與廣角鏡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有多要緊,有什麼影響,有哪些解決方法,再找出最佳答案。

法則九 冒險,但不要投機   冒險跟投機是不同的,精心計算過結果的風險可能反而是很好的機會。全靠運氣的投機,則可能帶來厄運。有時,直覺就是最好的判斷。如果覺得有點疑慮,好像那兒不對勁,最好小心審視。計算冒險的程度是很重要的。仔細想想做或不做,各可能有哪些後果,發生的機率如何,能不能接受,就能降低損失的機會。 

法則十 要讓世界更美好   把事情做好、做對,是基本的。如果能持續創新、帶給客戶更愉悅的經驗、讓人們過得更美好,就更能建立自己的權威,贏得信任。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每天都要再多問自己一個問題,怎樣做可以改善客戶、同事、股東、家人、朋友的生活,讓世界更美好。


作者簡介 

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   堪稱美國的「生活風格大師」,成功塑造出既優雅又會賺錢的完美家庭主婦形象。1941年8月3日出生在紐澤西的工人家庭,畢業於紐約巴納德學院。20歲時嫁給法學院畢業的準律師安德魯.史都華,1990年離婚。瑪莎1972年成立外燴公司,1982年出版第一本書《娛樂生活》,1991年「瑪莎生活雜誌」電視節目開播,1999年創辦「瑪莎生活集團」,發行股票上市。   

瑪莎之所以會讓人印象深刻,乃是因為她是集烹飪專家、室內設計家、園藝家多重身分於一身的超級女人,非常懂得經營自己、廣泛運用她的才華與影響力、創造了不同凡響的事業,曾一度是全美排名第二的女富豪。這位美國最會穿衣服、最會賺錢的神奇家庭主婦,獲得過無數殊榮,包括「全世界最美的100個人」、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全球25位最佳經理人、《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美25個最具影響力人物」等。



CC評價5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
:雖然我一點也不擅長烹飪和居家佈置、也想不起來曾經好好的看過瑪莎的節目,但是她對創業提出的法則卻是我非常認同的,這正好可以說明這些法則在不同的領域都具備相當的可行性。這當中有很多是態度的問題,也有一些是執行的方法,基本上我都推薦大家參考。而且這些法則,不僅對於剛起步的小企業甚或微型企業適用,以瑪莎的公司做為實證,也一樣適用於大企業。



上面的摘要已經說明了全書的重點,但書中有更多的故事可能給各行各業的人帶來不同的啟發,建議有空的話還是可以好好的讀讀這本書。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行銷的基本:顧客價值

點擊圖片可看大圖(圖片來自這裡

我對商業經營或個人謀生的基本信念都是要先「產生價值」,這裡分享一下行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對行銷的六字真言:CCDVTP。CCDVTP代表的是,Create, Communicate, and Deliver Value to a Target market at a Profit,也就是創造、溝通和傳遞價值給目標市場- 在可獲利的條件下

可以看出,這六字真言其實是圍繞在價值上轉。要做好行銷,第一要創造出價值,需要有價值的商品或服務,光是能說的天花亂墬或拍出美美的廣告是沒價值的。商品或服務有價值的話,接下來就是要溝通,讓你的顧客明白那價值。最後把那價值(主張)確實地傳遞出去。

這一切,當然是針對目標市場,當然是要獲利。我想這兩個「當然」之所以還會被提出來,是因為很多人常常忘了市場是有選擇性的,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你提出的價值對某些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沒認識到這點,亂槍打鳥,那成效必定很差,也就不能獲利。提供的價值如果目標市場太小,或者創造、溝通、傳遞價值的成本太高,也是不能獲利的,那也就喪失了行銷的意義。某些大公司的行銷團隊,也許指標都放在產生多少營收,認為大就是好,而忘了企業經營的根本是在獲利。(我不是對大公司的人員歧視,這是人性。多數人在經營自己的事業時,自然就會一直檢視是否獲利。不看獲利與否的人一下子就會在市場消失,因為小企業可沒多少錢可以燒!)

另外,附圖是一則有關顧客價值(和專案管理)的漫畫,講的是每個人心中想的價值都有些差異,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顧客心中真正想要的什麼,而不是你自以為的。圖片說明,上排由左至右:

  • 顧客解釋的
  • 專案經理認為的
  • 分析師設計的
  • 程式設計師寫出來的
  • 商業顧問描述的
下排由左至右為:
  • 專案文件記錄的
  • 作業時安裝的
  • 顧客帳單上要求支付的
  • 售後服務支援的
  • 顧客真正想要的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讀書力

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讀書力」這本書提到了一些特別的觀點,我不是全然接受,但套用書中提到的一個觀念,讀書要有廣度,永遠只讀那些自己早就認同的,只會讓自己心胸狹隘

我常談心智圖,前一陣子也談其他的筆記方式和閱讀方法,但是回到最根本,也是我最早期的作法,就是直接在書上畫線、摘記、寫心得,用本書作者齋藤孝的說法,這是讓一本書變成是你自己的書的方式。

上面的心智圖記錄了我對這本書最有感覺的地方,但不是完整的包括作者認為的所有重點,這就是之前我提過的刺激點筆記,我還是混合了一點摘要式筆記的方式,為了讓自己和別人有較完整的理解或記憶,這是不可避免的。

論「網購平台給你靠」



這條新聞,大概有點「工商服務」的味道,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看,有些有趣的地方。

  1. 標題本身就不對頭。本文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自走」,也就是要自己思考、自動自發。我個人完全同意這個觀點,但和它標題的「網購平台給你靠」完全是兩回事,最重要的事靠自己。
  2. 參考內文,樂天的電子商務顧問每個人要管80~100個店家,樂天算是最強調顧問概念的平台了,但你想想,一個人管80~100個店家,那一天大概只能看4~5個店家,也就是說1個月只能看你一次,一次只能花兩小時在你身上(包括看網站和溝通時間),如果他很努力加班,也許你一個月可以得到他2.5小時的關注吧!我想,這顧問能做的大概就只能很表層地告訴你哪裡要注意、哪裡還有不足,如果你要依靠一個月看你兩小時的人來賺錢,你大概準備要喝西北風吧!所以,他們老總說的一點都沒錯,成敗要靠自己!(各位不要以為我是在批評他,我沒有。真理就是要靠自己努力,他們老總很實在地說出真理了,但一般人如果要去誤解廣告行銷用詞,把它們想的太美好,那是自己活在自我想像的世界中!
  3. 找到好商品是第一道功課。當然是!顧問是在出賣時間的「苦工」,如果可以的話,他們自己做網購生意不是更好,為何他不這麼做呢?第一個困難就是他們要賣什麼?其實我很認同網購生意,我也做網購生意,但對於後進者,我覺得第一重要的就是你有什麼「優勢」(功能、設計、價格、管道...等等)商品可賣?有了「優勢」商品後,其他網路行銷的知識都是可以學習的!
  4. 有沒有可能沒有「優勢」商品,但卻依賴過人的網路行銷能力來打下一片天呢?是有可能!不過如果有那麼多的電子商務顧問願意待在大公司上班,如果有那麼多的網路行銷顧問和公司自己沒賣「普通」商品,那麼想走這條路的人最好是有個很實在的依據來證明自己強過那些專家!



創業智囊團/白牌素人 網購平台給你靠
經營網路購物首先要選擇開店平台,在不同的平台際遇可能就大不同。
企圖心要強 業績會說話
有的購物平台,重視的是產品而非經營者,但也有購物平台重視的是經營者本身。台灣樂天市場總經理江尻裕一表示,網購對「白牌素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自走」的精神很重要,平台輔導好的店家,再由好的店家去照顧消費者,這樣大家才能一起茁壯變大。
「自走」在日語的意思,是「自己想自己要走的路」,意味每個人都要思考自己要做什麼,然後自動自發前進,不要等老闆或是市場反應,才後知後覺。
江尻裕一表示,在網路購物這塊新大陸,大概有50%的認真店家,至少能夠達到損益平衡,而這50%的經營者裡頭,大約又有30%的人,可以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收入。
在茫茫網購市場中,成功或失敗,都取決於賣家的企圖心和想要成功的決心。企圖心夠強就會自走,決心不夠用玩票性質,想要試試看的賣家,經營情況通常也就不怎麼樣。
輔導賣家 商務顧問像保母
樂天市場是日本第一的網路購物平台,來台短短三年,已經成為台灣前三大的平台之一。江尻裕一表示,電子商務成功的兩大因素,在於要有很好的店家和很好的消費者,而非便宜的價格和產品數量,樂天就是這樣「笨笨地」在做。
網購賣家的產品好、服務態度好,很會照顧消費者,那就有再度光臨的機會。如果只有價格好,賣家態度卻很差,讓消費者有不愉快的購物經驗,那就很難再次光顧。
因此,樂天非常重視平台內店家的輔導,也就是重視「人」更甚於物,這是很典型的東方經營思維。江尻裕一說,樂天十年前在日本開站時,是從掃街逐門拜訪,請傳統商店到站開店做起,當年跟著樂天一起打拚的賣家,現在都成了網路大店,因此樂天的經營方式,就是大家一起打拚、一起變大。
在樂天有一種特別的職務叫做「電子商務顧問」,每位電子商務顧問負責80到100個店家,他們既是顧問但更像保母,輔導著每個賣家,他們「緊迫盯人」的熱情,讓很多賣家都把他們當做自己公司的合夥人一樣。
穩健成長 網購商機無限大
江尻裕一表示,儘管現在經營網路物的賣家越來越多,但是市場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為網購大體說來,就像是一般的零售業,而零售業永遠有需求。
網購能夠取代多少實體零售的市場,這個答案沒有人知道。江尻裕一認為,網購十年後或許有機會,可以占有30%的市場,現在即使是網購最發達的美國和日本,網購都只占零售業的10%,台灣則是8%上下,大陸則更低,屬於待開發的地區。因此,只要賣家有決心,機會一直存在。
對於想要進入網購市場的素人,江尻裕一建議「慢慢來,不要急」。找到好商品,當然第一道功課,但是先不要囤太多的貨,且固定成本要降到最低。畢竟剛開始不會有太多客人,網購的成長一定是緩慢爬升,就算是一開始就下猛藥,大量做廣告、發電子傳單,業績雖可能大幅成長,但素人畢竟無法應付,接踵而來的客服、退貨、換貨,反而是「吃緊弄破碗」。
江尻裕一說,成長可以是緩慢,但是每個月都不能停,只要每個月都成長一成,一年的成長就將近三倍。剛開始規模小,成長也可能是兩成,這樣一年就有七倍之多。業績先衝到每個月10萬元、20萬元,之後再下廣告,挑戰100萬元、300萬元,以這樣的速度穩健成長,才是安全且承受得起的挑戰。
但網購也非人人都能成功的天堂,如何凸顯自己,找到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並做好客服,這些都算是基本功,而最重要的就是「自走」的企圖心。


全文網址: 創業智囊團/白牌素人 網購平台給你靠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6672943.shtml#ixzz1bmfbHxzU
Power By udn.com

過度管理會使部屬失能


過度管理或微型管控 / 微觀管理 / 微管理 (micromanagement) 是指那種對部屬的工作採取嚴密觀察與指示的管理方式。過度管理或微管理這個字眼一般被認為是負面的意義,所以大概也很少管理者會承認自己是屬於這種管理方式,但是實際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一個模式發生在我們周遭。

我如何判斷一個管理者已經過度管理了?我會看他的部屬是否有自主運作執行構想的空間。撇開非知識工作者不談(現在大概很少了),對於一個知識工作者,我們希望的就是他能夠自主解決問題。過度管理者不但追求完美(這是好事),也希望凡事照他的的構想進行,極端的狀況下,他的部屬只能按照他的指示做事,這時整個部門的智慧也就等於主管一個人的智慧,其他的腦袋都沒用了

很多主管認為如果不去監控部屬的工作,屆時無法完成也是自己的責任(主管確實有責任)。很多主管認為部屬不會做時,主管應該要指導他怎麼做(主管是該指導)。在另一方面,很多主管也認為,都不管員工,只是逼迫他們產出結果,不然就嚴厲訓斥甚至直接叫他滾蛋是不人道的(的確不人道)。沒錯,這中間有些想法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部屬只能按照你的指示一步一步行動時,會有什麼結果?既然每個步驟都是你這主管設定的,那麼做不出來是不是你的責任?既然我做部屬的發想的解決方法你這主管都不滿意,你都會給我新的指示,那麼我又何必想那麼多?如果主意都是主管強加下來的,那麼部屬一遇有狀況,就很容易認為是主管的想法有問題而不動腦筋,結果這些狀況變成是主管要去設法解決,以證明給部屬看他是對的。這不是主管讓部屬失能而累死自己嗎?或許有人說,像剛剛最後一個狀況,他才不要自己跳下去做,而要部屬自己去解決。好,如果一個主管看出這樣不對,要賦予部屬解決的責任,那他就開始脫離過度管理了。可是如果部屬一下子解決不了,你就馬上插手,那是不是又回到老路子了?一個微管理型的主管就是會有這種傾向。

我想問主管一個問題,如果你的部屬每個小決策都需要你插手,那你雇用他幹什麼?我再問一個問題,你是主管你可能能力很強,甚至你打心底認為你就是這世上少數的菁英,其他大多數的人都是笨蛋,那麼結果是什麼?你將無人可用!所以你即使雇了人,你也不把他當人看,你是把他當個沒腦袋的機器或工具看,所以你就只能微管理。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網拍賺錢行不行?



很不幸的,現在已經不大行!

我們有幾個網路銷售平台,分別是網拍、網路開店平台的商店、和自己的網域和程式的商店。基於自己的網域才能保證與我們同存,而且也不會因為營收好就被調漲各種服務費,所以我們各種行銷的工具都把流量做給它。

事實上我們從3年前就是這樣的作法了。結果,自己的網路商店成長是必然的;開店平台那個商店也保持每年至少15%以上的成長(前面說過,我們並沒有另外為它帶流量);唯獨網拍,業績直直落。

為什麼呢?因為新加入的賣家多分散了客戶嗎?那麼開店平台的商店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恐怕和平台的易用性有關。兩個拍賣平台,一個業績直直落,另一個維持平盤,因為維持平盤的那個是拍賣的老二,很努力在介面上和周邊功能上下功夫。開店平台的金物流都安排的很好,賣家買家都滿意,特別是買家會往那靠攏,所以業績會上來。

以目前網拍的收費,其實成本已經不見得低於開店平台了,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讀「一%的意外 一百分的成功」的感想


人稱「台灣網路教父」的詹宏志先生


最近讀了今周刊這篇「一%的意外  一百分的成功」,覺得很多地方值得細細品嚐,原文在此,為方便評論,我將全文陳列如下,直接在原文下方以藍字點評,歡迎指教!

一%的意外 一百分的成功

  • /撰文/賴筱凡/研究員/楊卓翰  

人生難免有失敗的意外,問題是你如何看待挫敗背後的啟發。十年前,他在三七○天內賠光《明日報》三億元資金;三千個日子後,他帶領的PChome集團年營收破百億元,今年「商店街」上櫃,台灣最大電子商務王國儼然成形。他既是台灣網路業這十年起伏消長的縮影,更是台灣網路業的先行者,他是文人、是商人,也是燒得一手好菜的大廚。他是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

從人生最大的低潮走出來,需要多久?答案是:十年。



(CC:十年走出低潮,久不久?我想有點年紀的人,應該會覺得不很久!有多少人渾渾噩噩,一下子人生好幾個十年就過去了。重點是在失敗中學習,有信心東山再起,一旦失去信心,對未來沒有希望,那人生就算是完了!)

曾經,二月二十一日,是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集團董事長、《明日報》創辦人詹宏志一輩子最難忘的日子,因為那是他遇上工作二十餘年的最大挫折,跌到人生谷底的紀念日。如今,他無須再感懷這天,因為網家子公司商店街成功上櫃,集團年營收衝破百億元大關,甚至每月都在改寫新高的紀錄。詹宏志證明自己對網路的信念是對的,更因堅持這項信念,而重新攀上人生中的另一座巔峰。

約莫三千個日子前,二○○一年二月二十日晚上,台北市敦化南路《明日報》大樓下,如同電影經常上演的圍捕逃犯畫面,大樓底下停滿了各家電視台的SNG車,記者或坐或站,一會兒緊盯大樓裡頭的動靜,一會兒又急躁地與電話另一頭的主管回報狀況,彷彿通緝犯逃到最後,走到盡頭,只能縱身一躍。

十年前《明日報》慘賠三億「付出學費最貴的課 當然要多學一點」

站在樓上的是詹宏志,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冷眼看著腳下那一幕幕荒誕與超現實,「因為在當下,你很難相信這是真的。」十二點的鐘響了,詹宏志還在為二八九封給《明日報》員工的告別信,一一簽名。完成最後一封紙上道別,詹宏志沒有猶豫、也不掙扎,默默搭電梯到地下室,避開大樓門口的守候記者,從車道緩步走回家。

那晚,他並未失眠,隔天也如常地早起,赴了一個簡單的早餐約會後,便到辦公室上班。「十一點一到,記者會開始,就是你們看到的那樣。」事隔十年,詹宏志回憶起每個片段、細節,仍異常清晰。說到激動處,他忍不住嘆了口氣、停頓幾秒後,才又帶著苦澀地笑:「好像昨天才剛發生一樣。」

(CC:注意,他沒失眠!常人多一有不順遂,就擔心的失眠。人要培養一種修養,那就是盡心之後就要心安理得。任何事情,擔心失眠不會讓你做的更好,只有保持在最佳狀態,才能發揮個人能力。這時再有失敗,也要無怨無悔。說真的,不過就是個經歷,大多數情況下,失敗真的有什麼大不了的嗎?通常都是先腦筋不清楚,走錯了路,接著便驚惶失措,結果犯下更大的錯誤,所以才死的很慘!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點是要冷靜下來才能扭轉乾坤。)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從心智目標來看筆記的方式


筆記的方式有很多種,對筆記方式的分類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例如,心智圖也是一種筆記的方式,主要是從它的架構來看。同樣以架構來看,康乃爾筆記法則是另一種筆記方式。

那麼從心智目標來看筆記方式又如何?有什麼不同呢?之所以從心智目標來看筆記方式,是因為做筆記也是頗花時間的一件事,我為什麼要做筆記呢?一定有個目標!那麼我做的筆記只要達成目標即可,而不需要面面俱到;反之,如果心中無目標,有時該做好該學到的反而會沒有學到。從心智目標來看,我將筆記方式分成以下幾種:


  • 摘要式筆記 
    • 以作者的觀點出發 
    • 對全文重點摘記 
  • 刺激點筆記 
    • 以個人的觀點出發 
    • 對讓我覺得新奇刺激或激發聯想的要點做筆記 
    • 帶出個人想法和其他連結 
  • 主題閱讀筆記 
    • 很清楚的主題導向:為了發表(論文、教學、演講)、為了個人思想體系的完整整理(從刺激點建立自己的主題) 
    • 綜合閱讀的整理 
    • 加上個人的見解 
注意,這裡所提的筆記方式,原則上適用於所有的資訊來源,而不限於書本,包括演講、網路文章和會議討論等都算,有時我只提書或文章是為了敘述方便。

摘要式筆記是在整理作者所述的綱要和重點。基本上大學以下的學生都在做這種筆記,課本是教育部和老師挑好的,它的內容因為都很基本,幾乎等同聖經,它強調的學生務必要知道並熟記。但是對更高等的學習來說,這種筆記不僅不夠,有時還有點浪費時間。

刺激點筆記,這名詞是我自創的,意思是我只對那些能刺激我想法的東西做筆記。這不代表我不在乎作者的旨意,而是如果說我對作者大部分的要旨都早已熟知(對我的專長領域來說這是很常見的),那麼我還一一去寫下它的綱要和內容,未免太浪費時間。只有那些刺激我讓我為之一振的論點(不管我同意或反對的)才值得我記下來慢慢琢磨。

主題閱讀筆記是在平日學習與反思後,覺得值得針對某一主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和釐清時才做的。這時心中已經有個中心主題,關於這個中心主題的文章有些已讀過、有些還需要找來做參考,不管是哪一種,這時我關心的不是原來整本書作者在講什麼,我也不關心刺激我的所有論點,我只在乎和我現在關心的主題有相關的內容。不僅是筆記,這時不管是新舊閱讀也都不需要讀遍整本書的內容。

這三種分類其實是幫助大家概念清楚的一個概分法,我自己因為曾經深受目標不清之害(常常是刺激點筆記就可以,卻在記摘要式筆記;明明是有清楚的主題導向,卻常忍不住去弄清楚其他不相干的內容),所以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但是,實際應用時,混合式筆記有時也很有存在的意義,例如,摘要式筆記帶上一些刺激點筆記就蠻適合大學生學習之用。其他混合方式也自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不過就是要保持機警,以免一不小心又用不恰當的方式在筆記。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Freeplane 1.1 版最新中文翻譯 (ver. 1.1.4)


下載位置在此:
http://fp-share.charles-chang.com/fen-xiang-dang-an

使用方式:

將檔名改成 Resources_zh_TW.properties,放到你安裝 freeplane 的目錄下的 translations 子目錄下,通常是在  C:\Program Files\Freeplane (你安裝 freeplane 的目錄) \resources\translations (這最後一個子目錄要自己建立),也就是你要複製得到
C:\Program Files\Freeplane\resources\translations\Resources_zh_TW.properties 這個檔案,這樣你就可以使用最新的中文翻譯介面。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最簡單快速的網賺方式

據說最簡單快速的網賺方式之一是使用自動部落格程式,意思是,有那麼一種程式可以根據你設定的關鍵字主題,從網路上抓取相關文章自動貼到你的部落格。因為這樣可以產生很多內容,你在搜尋引擎的排名就可能會很高,所以如果你的關鍵字或主題選的好,就會有很多人會點進你的網站,你的網站有大量的流量,你就能賣廣告。

這樣就能賺到錢嗎?我不很確定,因為凡是不能產生價值的事,是不可能讓人長期得利的

為什麼我說這沒價值?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有時我會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問題的解答,但很不幸的,我發現很多給人提問和回答的平台,會自動根據你的提問關鍵字組合出一個問題被搜尋引擎列入,結果我點進去才發現是在浪費時間。這些平台很聰明,做這樣的事讓搜尋引擎分不清楚,導入了很多原來它不該有的流量。問題是,這種行為全然是在圖利自己而浪費別人的時間

回到自動部落格這件事。原本在部落格針對一個主題討論是很好的,甚至引用很多別人的文章也是無可厚非,因為經過部落格主人的篩選,這些相關的文章出現在同一個地方也具有某種價值。當然,你認不認同格主的篩選標準(也就是他的價值觀),那是因人而異的。今天如果只是利用機器來篩選,那跟使用 google 這類的搜尋引擎來找尋資料有何不同?不都是機器智慧嗎?這個自動部落格程式的智慧會超過甚或接近 google 的智慧嗎?此外,google 不會只是在網路製造這種無意義的重複資料,如果有一堆人只是為了流量的理由不斷複製相同的資訊,有意義嗎?我之所以稍微接受人工的複製,是因為這反映了這個人的篩選智慧。只是找資料,機器比人行,但是看出資料中蘊含的智慧,人還是強的多(至少有些人比機器強的多,若不然,人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基於這個論點,如果人工的作法也只是胡亂剪貼而不能創造出進一步的智慧或價值(最最起碼的標準是,分享你自己讀過並覺得有益的),我當然也反對人工剪貼。

賺錢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就我個人價值觀來說,賺錢也不要去損害多數人的利益賺錢的過程最好也要累積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用自動部落格即使會賺錢,也不符合我這個價值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也是一時的)。

順便一提的是,有很多人宣稱不需什麼知識也可在家透過網路賺錢的方案,我雖然沒那種時間浪費到一一驗證每個細節,但簡單的說,那是不合常理的。通常那不過是個人海戰術,而那些人海不過是業者的棋子,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根本是花了一大堆時間也沒賺到多少錢,更重要的是,花了那一大堆時間有讓人累積出什麼知識或智慧使得他們至少在未來會更有希望嗎?

要我說最有效的網賺方式是什麼,那就是提供價值,讓網路工具快速幫你散播這個價值,然後你自然可以取得你該得的利益。

賈伯斯 (Steve Jobs) 過世的感想

from apple.com
大約是在10.6早上8點左右得知 Steve Jobs 過世的消息,蘋果公司是在美東時間10.5晚上七點三十幾分宣布這個消息,當時台灣才剛有部分媒體發出這個消息,很多人還不知道,所以我也就難得一次的在 facebook 引述了相關的新聞以及我在 facebook 和 google+ 上看到的 Bill Gates 和 Larry Page 等人第一時間的發言。原本這種大消息引述的人一定很多,我一向不愛湊這種熱鬧,但基於他是我的典範之一,我也就破例分享了幾個連結,算是小小的宣洩了一下心中的難過。

基本上我對他最大的尊敬是在於創新熱情,我覺得這才是生命力之所在。我是個還蠻中庸思想的人,我覺得在很多方面按照舊有的智慧與節奏走很好(其實賈伯斯也是啊,想想他對東方禪修的投入),但另一方面,生命的本身就是創造的產物,活著不能有點創新,那恐怕是有點白活了。熱情才有動力,動也是生命的本質,因為中庸思想,我絕不贊成動到極限而把命拼掉(雖然不怕拼命可以成就很多事情,必要時我也會拼命,不過如果可以好好的走更長的路,何必拼命),但若是缺乏熱情、日子過的懶懶散散,說句不好聽的,那不就是行屍走肉嗎?我們周遭有很多人缺乏生活的熱情,很多人也許要說他們是不得不,但我真的是覺得那樣蠻遺憾的!話說回來,是不是應該多思考創新的方式來活出熱情,活出生命的本質呢?

讓我們創新、熱情的生活吧!其實最終的成敗不是問題,而是這個過程。現在很多人工作像在拼命,可是呢,真的有熱情嗎?難怪很多人覺得很苦。很多男性喜歡玩電動遊戲,玩的很累,但很快樂,因為過程中充滿了活力。很多女性,平時走不了幾步路,但逛起街來,幾個小時也沒問題,有時就算沒買什麼,也還是很快樂,重點還是在過程。我提這個,只是刺激大家的想像力,想想快樂來自何處,倒不是建議大家多打電動、多逛街,也沒有暗示男性就是喜歡什麼或女性就是怎樣的意思。

賈伯斯英年早逝,真是令人難過,畢竟他帶給世界很多樂趣。看到賈伯斯的早逝,想到很多具有所謂社會成就的人經常都背負著健康和其他一些不健全的問題,我常覺得我是個蠻幸運的人,健健康康的,常常和親人一起,沒有什麼太大的遺憾 (我上面提到的遺憾和難過,其實不算什麼,不是嗎?)。我只希望自己能隨時保有熱情生活的態度,並不時給這世界帶來一些創新與分享。

後記:賈伯斯過世後,很多人翻出他以前的佳言(希望不要過兩天就被忘光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我在剛開始寫這部落格沒多久後就貼上了,這是他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的演講,值得一再回味,我在那個貼文附上了全程錄影和中文翻譯。另外,之前收集了這一段他和比爾蓋茲於2007年同時出現的訪問對話,回味一下這兩個IT巨頭相遇的小火花。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談網路命名



今天把我的部落格名稱由「就是這道光」改成「CC的光」,正好也來談談網路上的命名。

這邊要談的命名不是網域的命名,因為對我們這些中文使用者來說,能被一般大眾記住的英文網域可說是少之又少,至於近年在推動的中文域名,看起來則不成氣候,我平日所會觀察瀏覽的各大企業或網路名人,竟沒有一個有中文網域!

根據我的觀察,絕大多數網友要回訪一個網站,如果不是預先加入書籤之類的先記錄下來,那麼他依賴的就是用你的公司名、網站名、或商品品牌名來搜尋了,如果它們記不住這些名字,那麼大概他們就很再難找到你了。

談取名的文章不少,我喜歡簡化來談,取名要重:

  • 音好:念起來順口。但是不要和我們常用的台語或英語的不好詞彙有近似音
  • 意好:含意好。
  • 易記:容易記。但有幾點要注意
    • 不要把商品分類拿來當品牌名用:因為很多人都會這樣用。好比說你是餃子王,他也可以是餃子王,全台灣有多少餃子王啊,一般人也分不清楚誰是誰,到最後就算你特別好吃也是讓同業給魚目混珠了(這邊只是舉例,開店賣餃子的當然還有地域之分,可以很清楚,但是在網路上的各式商品,就不清楚了,除非你的品牌實在太強了-- 但是之所以強調命名,就是因為你還不強)。
    • 好記就要特別,但特別不一定好記。不要用那些一般人不會用的字詞,沒有人會特別為你學新字、學發音。
    • 有時可以借用現有的詞彙做點小改變,但也要小心別人記錯成相近詞彙。之前我有個網站借用了一個三個字的常用詞彙,把它改成四個字,自己覺得音、意都很滿意,應該也很好記,哪知後來卻發現多數人都只記得那三個字(儘管我從網站流量監測中也看到很多人是正確的搜尋那四個字才進來的)。在網路上搜尋那三個字,排在前面的都和我的網站無關,因為那三個字是通用字彙,我的網站當然很難打敗那些使用這些字彙已久的大型網站。還好,那三個字如果再加上我的商品種類,排第一的就是我的網站了。
    • 不要和知名品牌或網站的名稱過近:理由同上。也許你是想魚目混珠沾點光,但別人如果已經很知名,那麼你一眼就會被看穿是個不值錢的冒牌貨!
本次部落格改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就是這道光」太知名了,我很難超越它。我雖不求名,但在這裡寫些文章總也希望能被需要的人看到,記住,並常回來。我的思想智慧不見得多了不起,但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也能起到啟發的作用,也許也能像是指引明道的一道光,哈,來自我這光頭的光!改成「CC的光」,因為我就是CC (Charles Chang),我的光頭裡外都有光。

四個字而已,您記住了嗎?先謝謝了!

獨特賣點與感動行銷



獨特賣點與感動行銷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把它們放在一起談,是因為可以克服大部分賣家的心理障礙

凡是做行銷的人,應該都知道獨特賣點,你行銷的東西若是沒有特點、沒有值得別人購買的理由,那麼又有誰應該跟你買呢?所以很多賣家就會想了很多的賣點,這很好,表示你確實有好東西,你確實能夠提供消費者價值。但是,當你列出了那麼多的賣點,你如何在商品介紹或廣告上表現呢?如果你把那麼多點都列出,人們就混淆了,或者說對你的每一項賣點的感受力都會變弱,也就是他們會感覺不到你的賣點。這就是為什麼一般建議提出獨特賣點時,只要提出最重要的那個就好了,好記憶嘛!多過三個,就反而失去效果了!

可是一般賣家,特別是商品的製造者,都會覺得自己的東西有好多好的地方,不談好像很可惜,所以我要請大家也來思考一下感動行銷。一般顧問在指導商家做感動行銷時,多半會提供幾個方向和作法。在這裡,我只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情形下會叫人感動?

答案是在我們還算在乎的事情上做到超出我們的期望,那就會讓我們感動。我們完全不在乎的事情,做的多好都沒用;我們非常在乎的事情,那是本來就該有的,真的要超乎我們的期望也不容易。尤其是在行銷時,如果你的商品或服務真的那麼好,那大概就變成你的獨特賣點了,當你對外不斷在傳達你有那麼好時,消費者會為了那個理由跟你購買,而你給他們你宣稱的好是應該的,他們會感動嗎?

順便一提,很多人談感動行銷時,是關於廣告時的營造讓人感動的元素。對照我上面說的,那樣的感動是會誘使消費者購買(其實那也是一種獨特賣點),但是買了之後會感動嗎?我想他們通常的感覺是不可能好過廣告營造的感覺,比較好的情況是消費者會說服自己,但是收到商品後會有新的驚喜與感動嗎?很難!

小賣家其實也沒太多資源做出讓人感動萬分的廣告。不過回想一下剛剛談獨特賣點時,你覺得難以割捨的其他商品特點,如果在你的行銷材料上都沒對顧客發表過或強調過,那麼當顧客自己發現你的商品或服務還有這樣的優點時,是不是就會感到驚喜與感動呢?反之,如果你之前大小優點全都說到底了,那麼就沒什麼會超乎他們預期的了,反而是失望的機會大。

感動行銷,說穿了也是為顧客多思考,提供給顧客更多觸動心靈的價值,所以不管是商品或服務,我們本來就該盡量提供的多一些。但是在銷售時,為了加深顧客印象,建立商品獨一的形象,我們的商品或服務必需要有單一的獨特賣點不用割捨不下那些你不能也一併大肆宣傳的優點,因為他們最終會變成顧客的感動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對十倍速影像閱讀法的補充意見

連結到網路書店

影像閱讀的理論基礎是,對於看到的影像,即使是沒有意識到它的意義為何,但是這影像仍然被腦神經給記憶下來,所以之後可以透過活化的方式去理解和記憶。這就有點像嬰兒,初生之後看了很多東西,開始時完全不瞭解其意義,但影像都存在腦海裡,透過每天大量的睡眠時間,腦袋會整理這些資料,於是幼兒時期快速學習了很多的東西。

我對影像閱讀法的第一個補充意見是,一次要看兩頁似乎是不符合我們的生理能力。人眼的視角,其分辨視域(看的很清楚)只有15度15~30度的範圍是有效視域(還能看清,但分辨能力下降),30~100度的範圍則是誘導視野(也就是眼睛餘光,僅能「感覺」到有物體,卻不知是什麼)以最佳閱讀距離30公分來計算,15度相當於含括書本表面約8公分的直徑範圍;30度大約含括了直徑16公分的範圍。這樣的範圍不足以包括一般書籍兩頁完整的內容,而且我以為,要留下影像資料事後消化,影像最好要清晰,這就好像如果我們照了一張相片不夠清晰,事後還要做一些影像處理的工作,反而增加大腦的負擔。

以上述的計算分析,要達到作者所說的一次看足兩頁,即使是對一般書籍、以有效視域來計算,那麼至少得距離40公分,讀者如果要這樣施行,請確認自己的視力足夠。個人的建議是,改成一頁一次甚或一頁四次的影像閱讀較好,看的清楚,後續影像處理的負擔就小,而與其後續處理,倒不如一次就看的清楚(這裡的清楚不是對文字意義清楚,而是對影像的清楚)。

書中建議的五個閱讀步驟是:準備、預習、影像閱讀、活化、高速閱讀。從這個步驟邏輯可以發現,影像閱讀這個步驟的重要性,是在於能夠更快的找到自己要的重要資訊,不是說影像閱讀完後就可以吸收到資訊,它前面的步驟,準備是階段是要確立此次閱讀的目標,預習是要讓自己瞭解內容結構和有哪些關鍵字,後一步驟的活化則是在找出重要內容細讀。曾聽過有些人有異乎常人的能力,看一眼就可記下所有細節,理論上看到影像視覺神經就受到刺激,所以的確感受得到所有資訊,但一般人恐怕都沒能力馬上強化那個刺激使它足以完全留下,因此預習步驟使得一般人做影像閱讀時能對最重要的內容留下足夠的印象,而在後續活化過程,才針對關心的小部分內容,做進一步的閱讀、理解和記憶。

在活化步驟中,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超閱讀 + 挑讀,另一個是跳讀。超閱讀 + 挑讀快速掃瞄內容(眼睛可以沿著書本的水平中線由頭掃瞄倒尾),在看到或感覺到(因為之前做過影像閱讀了)重要內容時,就挑那段內容細讀。跳讀則是對所有內容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跳躍閱讀(先看段落頭尾,內容快速掃過),不一定照內容順序跳躍,目的是在取得補充主題的語彙。我以為,當一個人進行了有效的影像閱讀後,跳讀就沒意義了,應該是用超閱讀 + 挑讀就好。

最後一步驟,高速閱讀,按作者的意見是不要也可以,但怕有些人心不安擔心遺漏重要內容,所以可以再來一段高速閱讀。事實上,本書談的5個步驟,個別都是有效閱讀的方法之一。這裡的高速閱讀可能會造成誤解,它不是從頭到尾都是高速的讀,而是遇到熟悉易解的內容就高速,遇到陌生難解的內容就放慢速度。為什麼書中提到通常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僅佔全文的 4%~11%?那是因為任何一本書的作者,必需考慮他的讀者的背景不同,不一定可以直接理解他要談的核心概念,因此,他必需提供足夠充足的補充資訊,好讓一般人讀他的書時不會因背景不足而產生困難。由於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一本書有哪些內容不看也不影響理解,也就因人而異了。知識豐富的人想當然爾是不需要太多核心之外的補充資訊,很多知識界名人談他閱讀如何多、如何快,請大家理解有這樣的差異。你讀多了、知識多了,同類書籍再多看一本,不但大同小異,有時還會遇到了無新意的,這樣你要宣稱你又看懂一本書,當然要不了多少時間。

對於本書方法的應用,作者提到很多不同狀況,我可以簡化成兩個,第一是針對找尋重要資訊時,那麼就進行步驟一到四即可。第二是針對文學等體驗式的閱讀,那麼只要進行步驟五即可,影像閱讀完全不必要,準備和預習或許可用來決定要不要讀一本書,活化也不用了,因為沒有影像閱讀這步驟,就沒有活化的意義。但是事後的複習和進一步的理解則有需要,這可藉由閱讀中在書上劃記註解來加速事後的複習,這倒是本書在談閱讀時所沒談到的一個重點。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Freeplane 不是 Freemind

圖片來源

近日有網友對我 選擇 freeplane 做為心智圖軟體 有些評論,看法從不美觀到功能問題都有,在此我先要強調一點,即:Freeplane 不是 Freemind,freeplane 和 freemind 是不一樣的東西。

過去有很多比較和評論其實都是針對 freemind 來的,但是 freeplane 不是 freemind,我在前面那篇文章也提到,凡是用過 freeplane 和 freemind 的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 freeplane 比 freemind 好太多了,所以拿 freemind 不夠好來推測 freeplane 不好是太武斷了。

有一點大家要注意,雖然我也認為 freemind 不夠好,但是它之所以一再被眾人提及,是因為它也一度是心智圖軟體的翹楚,它如果真的一無是處,也沒人會拿它來當目標比,而且現在幾乎所有主流的心智圖軟體都能匯入甚至匯出 freemind 檔案,這是為什麼呢?各位可以想想看!

至於 freeplane 和其他優秀的心智圖軟體比起來如何?首先我想應該先設定為和免費版軟體比較才算公平。其實比較起來,是這邊多一點,那邊少一點,哪個較好?就看你在乎什麼功能。其實包括面對其他的付費版,也是類似的狀況。

你知道嗎?Freeplane 甚至可以拿來做高等數學的筆記並直接運算!雖然我認為這未必有需要或最恰當,但這就是它的能力所在。

我的書單:十倍速影像閱讀法

連結到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最強、最有效的學習、辦公技巧和工具,本書鉅細彌遺的完全公開。
「影像閱讀」(PhotoReading)是一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新方法,從中不僅能學到速讀的技巧,是要讓你藉由這種超快的速度察覺到自己具有絕佳的能力,並且充分活用這種我們天生所具備的能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閱讀上。
運用十倍速影像閱讀法,讓你──
  • 輕輕鬆鬆的一天看完一本書
  • 快速、準確的批閱堆積如山的公文
  • 增強精神集中、提高記憶力
  • 更有效率的為考試做準備
  • 發掘自我的潛能,讓人生更快樂
驚人實例
一位高中被退學、五十年來只看過三本書的男人,在學了《十倍速影像閱讀法》之後,兩個星期內就看了十多本書!
作者簡介                                
保羅‧席利(Paul R. Scheele)
美國學習策略公司創辦人之一,為影像閱讀法的研發者。是神經語言程式及加速學習領域的世界權威,極力於讓學習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的課程研究,其成就可謂無人可出其右,倍受各界及商界人士讚譽。他有豐富的演講資歷,同時擔任各國企業或政府的顧問諮詢工作。
CC評價4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
:這本書結構很清楚(現在很多書不知為什麼結構真的很亂,好像閒談就可以出書了),所提的閱讀法也有一定的步驟和練習方法,很實用
。不過不要被書名的副標「一分鐘閱讀60頁」給嚇到了,因為它整體可分為5個步驟(至少要完成4個步驟),一分鐘60頁是指
第三步驟影像閱讀,但是還要搭配其他步驟才能產生效果,雖然整體來說不是一分鐘60頁,但相對於一般人平時的閱讀速度,書名說十倍速則算中肯。「影像閱讀」這個步驟是本書的主要貢獻,因為其他的步驟在其他關於閱讀或速讀的論述中都已經發表過,但是這邊整合的很好。


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補充和意見,因篇幅的關係,我之後再談。基本上如果您對於自己閱讀還不滿意,我蠻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的。順便一提,本書的方法也適用於網路閱讀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為什麼我選用 freeplane 做為我的心智圖軟體?


心智圖軟體有很多,為什麼我選擇 freeplane?我的選擇方法如下:

  1. 我先看別人的意見。我從網路、雜誌、書籍發現了幾個常被提到的軟體。
  2. 是否免費。為了不知道的軟體花錢有些風險,而且有些心智圖軟體是採用付年費的方式,年費也不低。重點是有些免費軟體的評價也很好,所以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3. 是否能用中文。我是不一定要用中文介面,但是不管是思考或考慮未來分享,能寫中文是必要的。談一下思考,用不同的語言,其實思考的模式也有點不同,我寫中文跟英文,有時會展現不同的個性,應該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吧!以心智圖是用來促進思考的工具,沒道理捨棄我文化根基和現在生活之地的語言,所以中文化很重要(所以我就把 freeplane 中文化了)。
  4. 經過以上的篩選,當初的第一選擇便是開放程式碼的免費軟體 freemind(沒錯,我最早是選擇 freemind,那時 freeplane 好像也還沒出來),我想大部分已經在用或想用心智圖軟體的人應該都聽過。而且我發現它有一個附加好處,因為它已經夠知名,所以其他的心智圖軟體也可將檔案轉成 freemind 的格式,freemind 也可轉成其他知名格式。
另一套軟體,XMind,看起來也不錯,有免費版,但另有更多功能的付費版本。不過當時我就先使用 freemind 了,然後很快地我就利用它來幫我整理思緒,解決了一些複雜的問題。後來有一天我終於想要安裝XMind,一進入我就對介面不是很舒服。仔細想想,也不見得壞,而且內定的版面也可調整。不過我當時的感覺是,freemind 的版面比較細緻,XMind 很大方、很顯眼。但當我用 freemind 在22吋 1920*1080 的螢幕都常容納不下所有的分支時(我要綜觀全局),XMind 的內定版面讓我覺得它好像不是用來解決複雜的問題,比較像是用來做簡報的。

呵呵,上面那點理由不是太好的理由。我另一個疑慮是,它既然有付費版本,它就會在免費版本限制,怕就怕不知它限制的是什麼,會不會讓我覺得有些基本的功能居然要付費才有?我不知道!但是 freemind 的評價很好,而且這類開放程式碼軟體,總是會提供出它的最佳版本。

我知道 XMind,或者像 Mind Manger 這類的付費軟體還提供甘特圖、魚骨圖或是組織圖之類的額外功能,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很必要的。真正複雜的專案,可以用專門的專案軟體做的更好,心智圖也可直接超連結去檢視,不會有障礙。曾經看過有人用心智圖做時間規劃,比如說一週7天做7個分支,然後在每個分支做一天的規劃。我覺得,用心智圖規劃有哪些事要做是很好的,但排時間表用心智圖?不自然也不好用。我的作法是把時間表交給 google 日曆來做,時間表清楚又容易看,還有視窗跳出、電郵、和簡訊等提醒方式,何必那麼牽強硬要用心智圖做呢!我看甘特圖是一樣的想法。魚骨圖?如果你瞭解心智圖,就知道它和魚骨圖是一個意思,畫成一條魚有什麼好處呢?當然如果你一定要的話,freeplane 的分支位置也是可拉動的,可以讓它變形成一條魚。至於組織圖?我懂,那是大家都習慣那樣由上而下展開來看,話說回來,我組織圖為何要用心智圖做?直接用 powerpoint 之類的軟體做不就好了嗎?

所以,雖然有人拿 mind manager 的標準來看 freemind 覺得它有點陽春,但同樣地,還有更多陽春的心智圖軟體呢!對我來說, freemind 剛好,其他軟體多出來的功能,其實不是很有必要。

沒錯,我目前使用的是 freeplane,而不再是 freemind 了,其實 freeplane 算是 freemind 的進化版。首先,它的程式設計者是原來 freemind 的設計者之一,可能因為對發展的理念不同,而另外做了 freeplane。當然,freeplane 的作者是誰,看法怎樣,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大家怎麼看?

freemind 以前也是得獎軟體,使用者的評鑑也很好,在 sourceforge 這個開放程式碼平台上,當初我看到有 87% 的使用者說讚,以同樣在那平台的開放程式碼軟體來說,算是非常好,但是 freeplane 呢,更好,有 93% 的使用者說讚。這些比例數字今天因為平台改版已經看不到了,但還是看得到評論的意見。
各位可以看到,freemind 中的壞評增多了(此刻第一頁25個評論有3個壞評),其中有人明說了 freeplane 更好。而 freeplane 都是好評,而且有人是從 freemind 轉過來的,二者都用過的幾乎都是覺得 freeplane 好

談我本身的經驗,freemind 我在使用的時候(0.9.0 RC7版)有兩大問題 :
  1. 中文的註解常常會變成原始編碼,無法閱讀
  2. 檔案有時會莫名其妙的變成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龐大,心智圖本身看起來是沒問題,是檔案本身不知為何增加了一堆沒用的格式碼
以上兩個問題,在我轉換到 freeplane 之後就完全沒再發生過。至於在我使用它和對它中文化的過程中,更是發現很多好用的小特色。

所以,從最初判定 freemind 很好,到後來發現 freeplane 更好,正是我選擇 freeplane,為它中文化並推薦它的原因。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分享心得必需兼顧相關事物以求得全面平衡嗎?



先說答案:應該不需要!

前幾天很散亂的寫了一篇感想「平衡客觀的報導比主觀粗魯的意見有用嗎?」,大意是我看了某人針對某個主題寫了一本書,通常我們會很佩服也很感謝有人為我們做出這樣全面的整理,但是內容含括全面就必需深入才有價值,我所謂的深入,是至少要能有效的點岀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和優缺點,這樣讀者才能選擇對他們有用的東西去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發現那本書寫了一個方法,他寫的內容和我過去看到的報導一樣,那是個得獎的方法(是個網路銷售平台),但我實際去用的時候,發現它並不理想,特別是當你去考慮現有其它的選擇時,你沒道理用它。

之所以有這種情形出現,當然有一些理由,我在那篇文章也雜談了一些,但重點是,不管是什麼理由,在我看來,該書的作者那樣全面的講述了一個主題,但我卻覺得那還不如某人只針對單一項目做出他可能有點主觀、片面,卻比較深入的使用心得之類的。

反過來想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在分享心得的時候,是否必需兼顧相關事物才算完整有用呢?其實也不是我刻意要反過來想,而是我現在常推薦心智圖軟體 freeplane,有人問,為什麼是 freeplane?正好想要寫篇文章來說這事的時候,發現有人寫了一篇關於心智圖軟體的整理,比上述那本書好,至少含括了他個人對優缺點和適用性的看法,只不過他也說了,某些軟體的有些功能沒有可能只是他沒找到!看了這文章,我不禁在想,其他那些看起來不錯的軟體實際上又有些什麼特色,我能完整清楚地比較它們和 freeplane 的差異嗎?於是我就先沒分享我選擇 freeplane 的理由,而又花了三個小時在瀏覽試用其他軟體。然後,我覺得好累!因為搞半天想分享的事也還沒分享。而且,我原來選擇 freeplane 的理由已經足夠充足了,有些時候做一個決策,是不需要有完整的資訊的(事實上我們通常也很難有完整的資訊),我原先的判斷指標已經讓我可以忽略其他軟體的更多細節了。是的,我沒有完整的比較,但是某些方面的比較已經能夠讓我做決策。

話說回來,就算我完全不談和其他軟體的比較,只談單一軟體的使用心得,好不好呢?我想也很好!其實就算我談了其他軟體,身為讀者的您,如果要採取行動,還是要靠您本身去判斷,而您應該也會參考其他人的說法吧,其他軟體自然有其他軟體使用者的深入意見,除非我有絕佳的洞見,否則實在不需要多嘴,不是嗎?(您注意到了嗎?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當作者發現某軟體缺乏某功能時,他說可能是他沒發現,這就是他對該軟體只是試用而不深入。在這種情況下,他說不好也不一定是不好,所以您如何決策呢?)

講到這裡,就要鼓勵朋友,只要你對一件事夠投入,就寫到部落格來分享吧,真的不用覺得心虛,這世界有很多人需要你的意見呢!更何況,寫部落格也可以為你帶來很大的好處,有機會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