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閱讀的理論基礎是,
對於看到的影像,即使是沒有意識到它的意義為何,但是這影像仍然被腦神經給記憶下來,所以之後可以透過活化的方式去理解和記憶。這就有點像嬰兒,初生之後看了很多東西,開始時完全不瞭解其意義,但影像都存在腦海裡,透過每天大量的睡眠時間,腦袋會整理這些資料,於是幼兒時期快速學習了很多的東西。
我對影像閱讀法的第一個補充意見是,一次要看兩頁似乎是不符合我們的生理能力。人眼的視角,其
分辨視域(看的很清楚)只有15度,15~30度的範圍是有效視域(還能看清,但分辨能力下降),30~100度的範圍則是誘導視野(也就是眼睛餘光,僅能「感覺」到有物體,卻不知是什麼)。
以最佳閱讀距離30公分來計算,15度相當於含括書本表面約8公分的直徑範圍;30度大約含括了直徑16公分的範圍。這樣的範圍不足以包括一般書籍兩頁完整的內容,而且我以為,
要留下影像資料事後消化,影像最好要清晰,這就好像如果我們照了一張相片不夠清晰,事後還要做一些影像處理的工作,反而增加大腦的負擔。
以上述的計算分析,要達到作者所說的一次看足兩頁,即使是對一般書籍、以有效視域來計算,那麼至少得距離40公分,讀者如果要這樣施行,請確認自己的視力足夠。個人的建議是,
改成一頁一次甚或一頁四次的影像閱讀較好,看的清楚,後續影像處理的負擔就小,而與其後續處理,倒不如一次就看的清楚(這裡的清楚不是對文字意義清楚,而是對影像的清楚)。
書中建議的五個閱讀步驟是:
準備、預習、影像閱讀、活化、高速閱讀。從這個步驟邏輯可以發現,
影像閱讀這個步驟的重要性,是在於能夠更快的找到自己要的重要資訊,不是說影像閱讀完後就可以吸收到資訊,它前面的步驟,
準備是階段是要確立此次閱讀的目標,預習是要讓自己瞭解內容結構和有哪些關鍵字,後一步驟的活化則是在找出重要內容細讀。曾聽過有些人有異乎常人的能力,看一眼就可記下所有細節,理論上看到影像視覺神經就受到刺激,所以的確感受得到所有資訊,但一般人恐怕都沒能力馬上強化那個刺激使它足以完全留下,因此預習步驟使得一般人做影像閱讀時能對最重要的內容留下足夠的印象,而在後續活化過程,才針對關心的小部分內容,做進一步的閱讀、理解和記憶。
在活化步驟中,有兩個方法。一個是超閱讀 + 挑讀,另一個是跳讀。
超閱讀 + 挑讀是
快速掃瞄內容(眼睛可以沿著書本的水平中線由頭掃瞄倒尾),在看到或感覺到(因為之前做過影像閱讀了)重要內容時,就挑那段內容細讀。跳讀則是對所有內容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跳躍閱讀(先看段落頭尾,內容快速掃過),不一定照內容順序跳躍,目的是在取得補充主題的語彙。我以為,當一個人進行了有效的
影像閱讀後,跳讀就沒意義了,應該是用超閱讀 + 挑讀就好。
最後一步驟,高速閱讀,按作者的意見是不要也可以,但怕有些人心不安擔心遺漏重要內容,所以可以再來一段高速閱讀。事實上,本書談的5個步驟,個別都是有效閱讀的方法之一。這裡的高速閱讀可能會造成誤解,它不是從頭到尾都是高速的讀,而是
遇到熟悉易解的內容就高速,遇到陌生難解的內容就放慢速度。為什麼書中提到通常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僅佔全文的 4%~11%?那是因為任何一本書的作者,必需考慮他的讀者的背景不同,不一定可以直接理解他要談的核心概念,因此,他必需提供足夠充足的補充資訊,好讓一般人讀他的書時不會因背景不足而產生困難。由於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一本書有哪些內容不看也不影響理解,也就因人而異了。知識豐富的人想當然爾是不需要太多核心之外的補充資訊,很多知識界名人談他閱讀如何多、如何快,請大家理解有這樣的差異。你讀多了、知識多了,同類書籍再多看一本,不但大同小異,有時還會遇到了無新意的,這樣你要宣稱你又看懂一本書,當然要不了多少時間。
對於本書方法的應用,作者提到很多不同狀況,我可以簡化成兩個,第一是
針對找尋重要資訊時,那麼就進行步驟一到四即可。第二是
針對文學等體驗式的閱讀,那麼只要進行步驟五即可,影像閱讀完全不必要,
準備和預習或許可用來決定要不要讀一本書,活化也不用了,因為沒有影像閱讀這步驟,就沒有活化的意義。但是事後的複習和進一步的理解則有需要,這可藉由閱讀中
在書上劃記註解來加速事後的複習,這倒是本書在談閱讀時所沒談到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