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小心外掛程式拖慢了你的網頁


前一陣子,我們自家的購物網站生意突然變得很蕭條,跳出率也變很高,開始還看不出來為什麼,後來終於發現,外掛的MSN線上通訊程式都連接不上,使得原本一兩秒可開的網頁,竟然得要十秒鐘才能開啟,難怪生意都不見了,真是損失慘重!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策略是必須不斷檢討的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提到本以為台灣今年的電子業會很慘,但是也有台積電這樣的公司大好。台積電的大好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蘋果的去三星化,當然台積電本身也要爭氣才行,不過文章中因此質疑「硬體沒有未來」這種說法,並表示應該說品牌硬體比較危險,而代工業應該要垂直整合,以關鍵性代工為主...

我對於作者的現況分析沒有太多意見,不過關於我們的硬體代工業應該怎麼走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有非常前瞻的看法,你說A的做法好過B,但B的做法也可能已經獨領風騷20年,凡是在當下有效的做法就是對的,我們這些旁觀者都是事後諸葛。

當下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當下的環境是這樣,但有誰能神算數年之後的環境呢 (更遑論十年或二十年後)? 既然無法預測長期之後的環境,就代表長期策略並非能夠長期不變的,必須一直檢討。

商場上的攻防是無止盡的,今天你想到一個好策略,佔了優勢,其它劣勢廠商會再想辦法生存下去,而新生代也會帶著新的策略進場,想要持續成功的經營,我們必須持續檢討策略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人際關係之物理模型 Part 1



維持健康的模型

維持健康的模型


因為工作的關係,銷售一些保健食品,為了服務顧客,我們經常蒐集一些健康資訊以提供顧客參考,但是那麼多的保健資訊是否給了大家很多的幫助,還是有點資訊超載了?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文案的力量


關於文案,很有名的一個真實故事被拍成了以下的影片。
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來說,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所謂的力量,在於能夠產生想要的行動,而促成行動的驅動力,在於人心。

要打動人心!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讓都市容納更多人的設計



現代社會越來越都市化,如何善用空間,讓都市容納更多的人呢? 這部影片裡面有一些關於交通和建築的好設計,值得關注!

影片可選擇字幕,需要的人可自行設定,啟動撥放後在畫面右下角。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Youtube 的字幕與翻譯功能


在這個網路時代,有很多非常好的資訊可以在網路上免費取得,不過有些影片因為語言的關係,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實在非常可惜!

但是你知道嗎? YouTube 的字幕和翻譯功能可以幫你一個大忙。很多不錯的影片其實都有英文或影片的母語字幕,這時只要善用 Youtube 提供的翻譯功能,即可幫助你看懂影片。

首先,如上圖右下方的紅色小圖示,就是有字幕的符號。上圖已經看到有英文字幕,即使沒有字幕顯示,只要你看到那個字幕符號,就表示有字幕,只不過是字幕被關閉而已

要顯示翻譯字幕,請點選紅色圖標,便會出現下圖的結果:

如何設定FB 分享之標題與敘述?


有時在 FB 分享連結時,它所自動帶出的標題和敘述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其實現在的 FB 是允許我們手動修改的。

將滑鼠游標移到標題上方,就會出現黃底,按滑鼠左鍵即會進入標題編輯框,如上圖模擬的框框。

同理,想編輯敘述就移到敘述位置一樣會出現黃底,按滑鼠左鍵即會進入敘敘編輯框。

如果原來沒有帶出敘述,你也可以移到相對位置,如上圖連結網址下方開頭的地方,就會有個黃色小方塊,一樣是按滑鼠左鍵即會進入敘敘編輯框

知道這項功能並善加使用,就會使你的 FB 分享看起來更有意義。

計畫 VS 彈性


計畫是事前的深思熟慮,計畫讓我們在執行細部工作時有個依循的準則。計畫包括時間與目標,一般把計畫的完成度稱之為效率。

但是,任何計畫都不代表最高目標,它只代表著根據之前已知的環境和知識所找出來達到最高目標的一條路,但是已知的環境和知識都會改變,因此沒有道理死守計畫,這就是彈性

嚴格的計畫不合理,於是我們就很容易產生放棄計畫的意識,特別是沒人盯的時候。但是放棄計畫、給了自己很多彈性是對的嗎? 還是只是自己一種逃避的心態? 以我做老闆沒人管的經驗,有很多時候之所以沒照計畫走或根本沒做好計畫,是因為在逃避,逃避工作 (因為心裡有其它事),或者不敢面對自己對工作茫然無知或不知如何規劃的現實。

對付逃避,就是嚴格要求照計畫走。沒有計畫或不知如何計畫,那就找出為什麼,很少有那種全然的無知,很多事看不清楚,那還是可以找到一些事先做,做了就會比較清楚。真的很茫然,找個顧問聊聊 (專業的顧問或者我們的朋友,同事或部屬也都可以)

我以前應該說過,把時間排的滿滿的計畫會有惡果,會迫使人們只完成表面的目標,這會使人迴避問題的核心、喪失服務的精神、放棄好奇創新的習慣。一點都不奇怪,只要沒有彈性,那就是傳統機器的死樣子 (現在先進的機器都有一點智慧和彈性了)。

所以,計畫中要留有餘裕,然後嚴格執行計畫。如果感到有什麼事很不對勁,可以另外「計畫」一個仔細研究的時間,但除此之外,嚴格按照計畫執行。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以自由書寫來消化你的所見所聞


記得20年前就說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了,今日的資訊恐怕又數千萬倍於過去,處於資訊的洪流中,經常是接觸了很多,但之後什麼都不留下,腦袋又是一片空,為什麼? 因為我們沒有消化這些資訊,沒有讓它們和我們原有的資訊產生關係、統合在一起。這種產生關係與統合的過程也就是資訊消化的過程。

我回想小時候就只有那麼兩三套書可讀時,消化的可真好,甚至可說書中的某些經驗已經變成了畢生經驗的一部分。而今,大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只能囫圇吞棗,結果是茫茫然也,就像暴飲暴食的結果只是拉了一坨大便,沒真的留下什麼有用的東西。

所以資訊多,不代表我們變得更聰明了,能夠取得資訊,沒有什麼,除非變成你的知識和智慧,而能為你所用,否則什麼都不是! 那麼要如何才能消化這些大量的資訊呢?

我標題寫的是消化所見所聞,是要強調不只是資訊,還包括我們生活感官的各種經驗,希望在資訊時代中,大家別忘了生活。我幾經思考和嘗試,覺得自由書寫是最佳的消化方式之一理想上,如果能找到智能和自己相近或略高一籌的人來「閒聊」是最幫助消化的方式,因為要閒聊,要能把自己的見聞說清楚,那就是重整思緒並和自己的生活產生關連了,智能接近或略高者更可刺激我們提升智慧。但是如果這樣的人不易找到,那麼最好的方式便是自由書寫了。此時便是自己和自己對話,如果是讀了其它人的東西,便是在和那些作者對話,把他們的智慧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如此,我們未必有天才朋友,卻仍可和一羣天才對話,不亦樂乎!

自由書寫強調把想法快速寫下,想到哪,寫到哪,這樣當然很難一下子就能弄出一套結構完整的思想,但是思想產生的過程本來也不是坐下來想破頭就會出來的,它需要很多的刺激和反思。自由書寫能夠最大程度的記錄下一閃而過的靈感,寫完之後,大可找時間再重新檢討自己的思想脈絡是否合理,所以自由書寫也只是一個初步過程,就像我們吃飯,胃的消化只是一個初步,但要讓這些食物的能量發揮更大的功效,於身體來說,可進一步鍛鍊各部位的肌肉,於思想來說,則是頭腦藉由這些能量進一步運作而產生更成熟的知識。

資訊多,本身沒有意義,重點是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所以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去消化,而我主張對於資訊及生活見聞的消化可以透過自由書寫來做到第一步。我寫部落格的主要意義之一也在此,這大約是介於自由書寫和思想精煉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關掉瀏覽器以求專注思考


在網路時代,相信大家都曾為了網路源源不絕的資訊感到興奮或煩惱,煩惱是因為迎面而來的龐大資訊常把我們的專注力給帶走了,把我們寶貴的時間給帶走了...

今天難得的,我決定把瀏覽器關掉,除了資訊誘惑的原因,也是因為電腦變慢了,有些時候慢的難以忍受,覺得時間都給浪費了,而且等待當中,專注力也跑掉了...

為什麼是關瀏覽器? 各位看上圖,這是我日常工作的情形,網頁一開就有41個,部分原因是有些雲端應用,我必須開著好方便使用,另一個原因是有一些網頁有點意思,但還沒時間仔細看,就先留著。後面這點其實有辦法可以解決,加到我的最愛,或用網頁記錄軟體先把內容記下來也可以,例如我就使用 EvernoteWiz 來做這件事,但有些重要資訊,為避免埋入一堆記錄中,還是先保留該頁面,希望能先看完,所以就開了一堆頁面了。

平日已有習慣,在必要的時候,乾脆關掉電腦,避免所有的誘惑和聲光刺激,是的,關掉電腦,對眼睛也比較好! 但有時工作本身就必須用到電腦本身,比如我今天的思考工作就必須配合心智圖軟體 freeplane,所以關PC不可行,關瀏覽器以前怎麼沒想過,如前所述,有一些未必好的理由使我需要保留那些網頁! 笨啊,我的瀏覽器早就設定開啟時會把關掉前的頁簽全部帶出來,所以直接關掉瀏覽器並無傷害。

有啦,有時想到個什麼事又想上網查看時會因為不方便而放棄,這真是太好了,今天工作多專注啊!

真需要查詢網路資訊時怎麼辦? 換個瀏覽器吧! 因為工作的需要 (確認自家網頁在每個瀏覽器都運作正常),我的電腦裝了所有主要的瀏覽器,包括 IE, Chrome, FireFox, Safari, Opera 等,所以真有需要我可以開其它瀏覽器只開一個頁面查詢。

不方便的結果讓我濾掉「想要」,只做真正「必要」的事情!

結論就是,關掉瀏覽器讓我覺得工作順暢多了! 其實很多專家也會提出這類的概念,關掉 mail,關掉PC,或關掉即時通等等,也許你還沒做過是因為覺得那會帶來一些不便,我之所以囉哩囉嗦的描述我的經驗,是想說明有些不便是可處理的,而且也許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惟有你親自試試看,才有自己的體會,而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Freeplane 1.2 正式版 (1.2.18)


Freeplane 1.2 的正式版終於在 8.12 推出了! 一直到一個月前我還用 1.2.15 的 beta  版在為這個正式版做中文版的翻譯,1.2 的 beta 版也應該發展兩年以上了吧,我個人使用也超過一年半,其實一直蠻穩定的,現在正式版推出,我想大家都可以安心使用。

Freeplane 1.2 的特色簡單說明如下:
  • 浮動節點:像便利貼可在任何地方做筆記,不必是心智圖的發散式樹狀圖的一部分。
  • 自動節點格式:按階層或其他自訂條件。
  • 群組節點:圈起一串節點 (雲狀包覆) 或 用大括號標出一個序列的節點 (摘要節點)。
  • 節點可用動態連結、連結線和標籤連結
  • 各種節點結構:可加小圖示、圖片、超連結,可打數學式、可計算節點數值,節點除原來的內容 (核心內容),還可加上細節、註解、屬性等,資訊呈現的結構性很好。
  • 可藉由隱藏部分內容使心智圖更容易閱讀,方法包括摺疊節點、根據設定的條件篩選節點細節內容的隱藏,也可利用搜尋的功能只顯示部分找尋的內容。
  • 可設定日曆提醒
  • 密碼保護整個心智圖或部分節點。
  • 更多方便的編輯功能
  • 可使用 scripts 增加附加元件和功能。
  • ...
過去我推薦Freeplane 1.2 版時,曾有人認為它沒有其他版本的心智圖軟體好,其實各位可以自行使用看看,基本上我不認為它功能不足,某些付費軟體可以提供專用的魚骨圖、腦力激盪之類的功能,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考慮這些專用圖的本質,其實就是 freeplane   這樣的心智圖軟體所能掌握的,而 freeplane 提供的篩選功能,似乎不是一般免費軟體能提供的。此外,新版增加的節點細節更有助於兼顧資訊的完整性與呈現的簡潔性

本次正式版已經內含我最新的中文翻譯版本,請到這裡下載 freeplane 1.2.18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減少瑣事


如圖,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這話很多人說過,但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能想清楚,何謂少? 何謂多? 所以昨天我談到了「」,用句簡潔有力的英文來說就是 Slow is fast,可是那又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告訴大家先靜下來,讓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腦開始作用...

回顧自己的生活,如果總是忙碌,總是覺得被什麼逼著走,而不能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向,那一定要減少些什麼,我前一陣子提出「飲食資訊學」,其中的一個要點就是要讓自己能消化,生活的各方面其實都是,匆匆忙忙的,不但是腦和心無法消化 (腦要消化資訊,心要消化情感),真的是一堆人有胃痛的毛病。

先靜下來的結果就是讓我清清楚楚的看到,確實有些事我只能應付了事,沒有實際的效用,更有趣的是這些事還不是要對別人負責,純粹是為自己,結果是自己騙自己...

凡是匆忙應付、無法產生實際效用的事就是瑣事,做不好,不如乾脆不做,這樣才有多點時間把其它事做好,才有多一點的時間悠閒的過生活!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靜讓你動的更快


拼命往前衝的人,以為這樣動的最快,卻可能衝昏頭以至於撞牆了或迷路了,所以一味想動可能反而去不了哪!

人一定要有靜下來的時候,靜了,很多重要的事自然會浮上心頭,保持平靜不急於動作,然後才有時間消化整理思緒,思緒清楚了,方向才會正確,才會聰明的行動,這樣才能真正快速的往目標移動。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或者我看到很多人也許不忙碌,但一不工作的時候全泡在電視、電腦和手機螢幕前,於是心和腦袋從沒清閒過,可想而知,心和腦一定都很亂,我對這些人只有一個建議,就是靜下來,遠離工作也遠離聲光,每天也許只要個10~30分鐘,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竟是那麼的聰明並有遠見,就這樣!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3C戰力:控制,專心,信心

圖片來源:nikepro.com

最近有一段時間不在狀況中。想做好一件事,卻是難以保證在什麼時間可以成功,偏偏又很想馬上做成功,於是整個心都在那邊,以致很多也很重要的事就被放在一旁了,這當然會造成一些傷害。

有些事就是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用效率、時限的觀點來掌控的,不確定的狀態也是現實的一部分。在荒廢了其它重要的工作甚久後,想起了以前學到的3種戰力應該要好好的整合。

控制 (Control),我說的不是全然的控制,而是明白什麼事可控制的,什麼又是不可控制的,然後想想現在該做的是什麼,做我們現在該做的事便是控制。如果只是胡亂想做些什麼而指望會有成果,那就有點痴人做夢在碰運氣了,不可依賴,也無法控制。

專注 (Concentration),決定什麼是可做的事後,接下來便是毫不猶豫的集中心力去做好。經過前一階段的思考決定了能做什麼之後,此時已經不需要左顧右盼,只要專注就好。

信心 (Confidence),想清楚該做什麼並且專注去做後,就該有信心,沒有信心也會影響專注力,而這邊進一步要說的是,有的事情是有階段性的,例如演講或比賽,當我們在準備階段把控制和專注做好後,就該有信心實際於演講或比賽的當下好好演出;又比如我說的例子,我很想做好的事情有它必然的過程,但又因系統複雜而不知何時能真的完成,這時,當我做了該做的事並專注地把它做好後,就該有信心的靜觀其變,同步進行其它重要工作,等到時機到了的時候,再回來檢討原來的工作,繼續進行下一階段控制與專注,然後繼續有信心地去進行其它重要工作。 (有時我會在時機未到時等不及一直回顧那個在意的工作,那就是失去了控制,同時也就影響其它事情的專注度。不只其它的事情受影響,有時最關注的那件事情,也可能因為這樣的過度關注而造成反效果。)

以往人們通常討論如何做好一件事,這裡我們則談到如何同時做好幾件事而不會因某事的不確定性而傷害了其它的事情,提供給大家參考。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讓人冷靜的觸發信物


這張照片是我的福神,我阿嬤二十幾年前一起去旅遊的時候買給我的,一個木雕項鍊,不貴,但對我的影響卻很大。我是個不大相信宗教或鬼神的人 (但是我自有一套信仰),這個木雕的福神項鍊對我最大的意義就是做為一個觸發的裝置

常常我們很想要做好某件事情時,容易變得緊張毛躁,或者有時強調放鬆時又過於鬆散,這時只要我觸摸到這個項鍊,就很容易回到一個平靜的狀態,然後腦筋就會比較清楚接下來該做甚麼事,該進入怎樣的一個心態。

一些成功的人能夠不管環境狀態總是很穩定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通常這些人都有他們的固定的「儀式」,也就是在真正開始做事前,會有一些特定的舉動讓他們進入狀態,比如說,鈴木一朗打擊前將球棒指向外野,籃球選手罰球前拍球的次數和動作是獨特而固定的,短跑選手可能聽固定的音樂,其它一般人士也都有自己的慣例或對自己說著某些話,這就是一種儀式。宗教儀式讓人進入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而工作或一般生活中的這些儀式也有助於我們進入一個適當的精神狀態。

我的問題是有時會忘記要冷靜下來,讓自己進入一個正確的儀式,有時更是因為新的狀況沒有儀式而一時不知所措,所以便不知不覺的陷入無效的狀態,而這個福神項鍊就是觸發我冷靜的重要事物。一旦冷靜後,我就很容易進入正確的儀式中,即使是面對新狀況沒有既成的儀式,也能夠冷靜面對。事實上,能夠進入一種冷靜而有信心的狀態就是對任何狀況最重要的儀式

觸發信物也要去「養」它。養最重要的觀念是重視,第一平時看到它就建立起一個固定的正面聯想,譬如說,冷靜。第二,在生活中的確實實踐讓我們對這個聯想更有信心。曾經在幾次重要的事件中,包括重大考試,這個項鍊都讓我更冷靜的發揮實力,所以它始終是我安定的力量。

遺憾的是我好像太少用它,二十幾年來只用了幾次,若是前幾年生活挑戰頻頻時能善用它,應該會讓我的生活大大的改觀吧! 近日也很忙亂,十天前自我反省時才想到各種冷靜的辦法都不如這個福神管用,但卻依然將它供在櫃子裡,如果當時就拿出來,大概最近這件重要的事也會做的更好吧...

建議大家也有個自己的觸發信物,讓自己在忙亂中,或相反的在過度鬆散中,能夠馬上回到最佳狀態。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納達爾掙脫被喬帥壓制的晦氣

RAFA by Rafael Nadal and John Carlin => 網路書店
恭喜 Nadal 終於在 ATP 1000 的蒙地卡羅公開賽 (Monte-Carlo Rolex Masters) 打敗最近連贏他七次的 Djokovic,一吐被壓制的晦氣。為什麼說是晦氣呢? 我主要是想談那個「」,當一個人連續在七次大賽的決賽輸給同一人時,那股氣可想而知有多低迷,你想振作,但對方連贏你七次,他的士氣高昂 (這已經不是你個人的士氣問題,因為對方已經比原來更強大),要超越這堵牆是很困難的。

凡是對抗性的比賽,要改變對方的氣,已經不只是盡全力硬幹的問題,還要做出改變,做出改變,對方就不會一直在他熟悉的舒適狀態,你才能降低對方那股高亢的士氣。他們前次在澳洲公開賽對決後我已經指出這一點 (見 你能做出改變嗎?)。我也指出,Nadal 那場比賽後來終於做出改變,雖然有點晚,但至少讓他重新看到贏球的曙光,果不其然,這次他贏了。

這次他贏有兩個優勢,一是蒙地卡羅公開賽是 Nadal 最喜歡的球場,二是 Djokovic 非常親近的祖父剛過世。優勢是優勢,人生起起伏伏,環境不停變化,每個人總是有時運氣略好、有時略差,長期來說,大家的運氣可能也差不了太多,一切還是看自己怎麼做。Djokovic 也有連勝七場的心理優勢 (常常劣勢的一方會說 I have nothing to lose,其實也是在爭取心裡優勢,把壓力推給對方),而且祖父的過世到底影響有多大? Djokovic 不是照樣一路挺進決賽嗎? 別人怎麼贏不了他? 我想 Djokovic 的確是失去了一些堅持到底的心,所以後來比賽變得一面倒。如果他和以前一樣專注,比賽會更接近,但我相信 Nadal 終於還是會擺脫連敗的陰霾,這樣他才配得上史上最強的球員之一,特別是史上心理方面最強悍的球員之一。

呵呵! 如此才值得我好好閱讀他去年出的自傳 (見上圖),當初他對 Djokovic 還在連敗,如果他克服不了這關,那麼這本書也不用細讀了。現在得好好看看人家到底為甚麼那麼強,即使一路被壓制到幾乎抬不了頭,也終於能夠掙脫!


後記:我當下有三點感想

  1. 無論如何不順,自己不僅不能垂頭喪氣,還要設法讓自己的士氣提升到最高。
  2. 做出改變,如此才能脫離低迷的氣氛,扭轉情勢與士氣。
  3. 等待時機。有時就是時機未到,要有耐心持續努力,在等待的時間中也讓自己更壯大。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論「掛在臉書,好像什麼都經歷過了,但醒來什麼都沒有」


今天看到了這則新聞「我們掛在臉書,好像什麼都經歷過了,但醒來什麼都沒有」,有些想法。第一是硬塞了一堆資訊,如果無法消化,那是白搭。第二,如果那些資訊又是淺薄的雜談,那之後就真是「輕輕地,不帶走一片雲彩」,什麼都沒有!

我常把資訊的吸收比擬於吃飯。正常來說,吃了飯就該得到能量和養分。但是掃描FB的每一條資訊時,好比在吃任你吃到飽的自助餐,各種食物看起來很美味,於是就不斷地塞下肚,塞的時候很爽,塞完之後脹的難過 (長時間流覽螢幕資訊,是不是會頭昏昏而視茫茫?),很快又把它們都拉掉,最後什麼也沒留下,得到的那一丁點能量就在脹的難過的那段時間給消耗掉了。長期來講還傷了胃 (變得不懂如何吸收有深度的知識)。

所以那句話就像是「好像什麼都吃了,吃完後什麼都沒有留下」!

解決之道在於有意識、有自覺,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而不是貪圖一時輕鬆的快感,慎選、細嚼慢嚥是吃飯和看臉書的解答。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要先辭職才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嗎?


如同先前說過的,我希望你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然而,也許過去你對自己喜歡做的事如何轉變成一份收入並沒有認真想過,這時突然辭職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未免風險太大

辭不辭職有幾個考慮:

  • 你需不需要這份薪水:如果你需要,你最好先不辭職,然後利用你剩餘的時間去歸劃佈局。
  • 這份工作是否榨乾了你所有的時間:有的老闆認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對,也不對。有興趣的事當然永無止境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但是也許你不是那麼有興趣,也許你生活中還是有其他的興趣想做。總之,在這種地方工作,你不離開就永遠別想開創自己的事業 (或者只是從事一些自己興趣的事)。所以,如果你沒有經濟壓力你可以直接辭職;你有經濟壓力的話,就趕緊找一份沒那麼壓榨你的工作,能符合你的興趣更好。
如果你在工作中想發展自己的事業,請注意:
  • 不要竊取公司資源
    • 第一,這不符道德。
    • 第二,現實來看,這種人不會有合作夥伴,是斷了自己的後路。一個人如果把公司的資產拿去賣掉,你以後敢跟他合作嗎?你會聘用這種人嗎?如果你會,也只是短期的利用吧?如果間接一點,不是賣公司的資產,而是去偷學什麼,然後轉換成相關產品呢?專業知識是你個人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組合出來的,界定的標準在哪?請你站自己的角度外,也站在老闆的角度想一想,想想你放不放心跟這種人合作,用不同角度想一想都勉強能接受的就是尺度所在。(當然,每個人的觀念也許不同,所以尺度也會略有差異。請記得符合法律規範,否則風險自行承擔。)

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話說現在不管是在職場或是企業間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以至於要求人們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很多人已經覺得壓力不堪負荷。但是,壓力大、疲累,是因為我們醒著做事就會產生的嗎?有一些壓力就會讓人憂鬱嗎?

我請大家看兩個例子,一是玩電玩,一是逛街。很多人玩電玩是廢寢忘食的玩,某些遊戲還蠻刺激的,恐怕也有不小的壓力,但是他們喊累了嗎?他們會說壓力太大受不了嗎?他們覺得玩遊戲的時候很憂鬱嗎?女孩子逛街也是,我印象深刻,大學畢業旅行時,上山下海時我們同組的女生好像很疲累、移動緩慢,但夜宿市區旅館,趁隙外出逛街時,走了三小時都不見她們疲累,我們男生可是舉步維艱呢!這又是為什麼?

很簡單嘛,因為做喜歡做的事就不會累!不是一天工作16小時就會過勞 (還有8小時可以睡覺呢),就會有承受不了的壓力,而是因為你一天有8小時甚或十幾個小時是在做你不想做的事所以才快崩潰了。

有人或許會說,工作時候的競爭壓力是不一樣的!我想說的是,正因為競爭激烈、需要你更多的投入,所以你最好是在做你喜歡做的事!你喜歡做,你才會有最好的表現,要是內心總是排斥你正在做的工作,你的工作效能就更差,你就活得更掙扎!

興趣可以當工作嗎?興趣會有競爭力嗎?當然有可能!我學生時代喜歡打網球、喜歡看網球,球打得雖然只是差強人意,但也還懂得一些門道,看球看的有趣,除了電視外也喜歡翻一些國內外的書報雜誌 (那時還沒有網際網路),因為是興趣,看得津津有味,有時還樂的要和也打網球的父親和同好分享,結果當時關於網球的大小事都記在腦海裡了!唯一的缺點是看國內的電視轉播會生氣,絕大多數的主播,不懂網球技術還是其次,連手邊一疊新聞資料都會報錯,常常講了個球員的記錄什麼的我一聽就知道弄錯了,還跟旁邊的老爸說應該是怎樣才對,然後經常是過了幾分鐘或一節廣告後才說他們剛剛弄錯了。我可沒翻資料,我就清清楚楚,他們轉播事前準備了一些資料還搞不清楚,這是什麼專業能力呢?我平常看歸看可也沒做過筆記。這就說明了興趣的力量,我去做網球主播應該比他們強多了吧 (其它體育活動也行喔),當然做主播要會說話,這也許要練一練,但是每個人在談自己興趣的事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趣味盎然,也許還是要一些訓練,但一定容易的多。我最終是沒認真考慮去做網球主播,因為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我舉這個例子,只是在說明,當你真的對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你有多強,我根本不用做筆記,根本不需要死記苦讀,因為我腦子裡都是那些事,隨時準備跟人家分享 (順便一提,我也不是沒日沒夜的都在關心網球,我也要陪女朋友,書也念的還可以)。

最後,我想說的是過程。我們的職業生涯不管是找一份工作或創業,也許都要競爭,也許總不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如果我們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至少這過程愉快多了,過程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報酬。反過來說,做有興趣的事也許還是有可能競爭不過某些人,但是做沒興趣的事難道你就反而會比別人強?如果是那樣的話,也許是你忽略了自己的長處所在吧!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我的書單: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連結到網路書店

本書特色
這本書我去年2月第一次看到,圖像化的說明商業模式,非常清楚、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今天又在ipod看到作者在史丹佛大學的講座,將近一個小時的演講,非常精彩,還有一兩點是書上沒講到的,一併附在下面讓大家觀賞。英文還可以的人千萬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Alexander Osterwalder and Yves Pigneur


CC評價5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非常清楚實用的架構,非常視覺化的編排,非常值得一讀。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無厘頭的試誤法VS 邏輯清晰的分析與測試


在前一篇文章「你贏了,或者你學到了」鼓勵你大膽做你有興趣的事,不過假使那會花掉你很多時間或金錢的話,請讀一下這一篇。

在這個資源豐富的網路時代,想創業或者做些什麼其實門檻並不算高,所以很多網路創業家或專家都會鼓勵人們邊做邊學,趕快投入最重要 (基本上我也是這麼說的),但是,先做再說這個觀念如果不適當的把它推到一個極端,就會變成欠缺思考胡亂嘗試錯誤,最終當然是幾乎都會錯誤的!

舉個例子,一篇好文章不過就是一堆文字的適當組合,所以如果我們給全世界的猴子打字機,讓牠們任意的敲擊,是否有可能產生莎士比亞般的巨作呢?

不僅僅是創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也會犯類似的錯誤,比如說想要試著安裝電腦的軟硬體以達到某個功能 (什麼?你沒這種生活經驗?抱歉,我是在說我自己,你就盡量揣摩一下吧),但是找得到的說明都看不明白,於是隨意亂試,這樣做得出來嗎?在選擇有限時,可能可以,但是也可能犯下不可逆的致命錯誤,至於如果選擇很多的話,那麼可能的排列組合就太多了,加上可能存在致命錯誤的情況,多半是做不出來!但是我們很多人常常讓環境把我們養成這種欠缺思考任意嘗試的習慣。

當然,像猴子打字一般完全盲目嘗試的狀況不多,但只要無知的部分太多,失敗的機率就大。能完全掌握狀況的實際例子當然也極少,而且有時自以為完全掌握時,真做下去也可能發現有欠缺考慮的地方,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不是無所不知的全能之神。所以如果因為有所疑慮就完全不敢動,那就哪裡也別想去!因此,合理的做法是一次一小步的邊做邊試,至於那一小步要怎樣跨,你還是要有相當的思考,你必須相當程度的明白跨出這一步可能的風險和能學到什麼

邏輯清晰的分析和測試可以助你在複雜的情況中很快發現正確的做法,無厘頭的試誤法的成功機率則像猴子打字!

你贏了,或者你學到了


如果你有個興趣、有個理想,那就投入你的熱情好好的大幹一場吧!

我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要不就是你贏了,要不便是你學到了!做的好、做的成功,你就贏了!但世事難料,萬一做失敗了,不要只是後悔或自怨自艾,從中好好分析反省,至少你學到了!現在念個大學要花多少錢?投入你的熱情好好去享受你感興趣的事,就算失敗了,花你多少錢,學到的更少嗎?

輸贏也不見得很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中能讓你感覺到很有勁。而觀念一轉,你根本不會輸的,所以有理想或想創業的朋友,大膽的往前跨出去吧!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Javascript] 使用 javascript 改變 url

使用  javascript 跳到新的網頁有兩個方法:
  • document.url:只有 IE OK
  • location.href :幾個主要的瀏覽器都OK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你能做出改變嗎?


冠軍都有一顆堅持到底的心,但冠軍也會做出必要的改變。

昨天 Djokovic 和 Nadal 在澳洲網球公開賽上演了一場5盤將近6小時的大戰,最後由 Djokovic 勝出。在去年以前, Nadal 一直是壓著 Djokovic 打,對戰記錄 16:7,從去年開始情況對調,連續7個大賽相遇都是由 Djokovic 勝出,這是個有趣的狀況。我想指出的是,雙方其實都有一顆奮戰不懈的冠軍的心,常常我們說偉大球員和一般職業球員的差距是在心理層面,但是當心理層面都堅強無比卻還不能取勝時,那該怎麼辦?

答案就是改變。或許我的記憶不完全正確,但基本上似乎是這樣的:Djokovic 在去年擁有更好的發球與更快速的抽球,所以開始能夠打敗 Nadal,然後隨著信心的加強,他的技術克制能力就發揮的更好,所以去年連勝6場。Nadal 其實對別人打的很好,所以才能在包括本屆澳網連續7次在大賽的決賽遇到 Djokovic,其實現在的問題出在技術的相剋,Nadal 的反拍雖然能一直把球打回去,但都打的太中間也太短了。別人無法對這個球給予足夠的攻擊,但 Djokovic 可以。此外,Nadal 對別人時,閃身正拍足以控制對手,但 Djokovic 卻不管正反拍都有能力把球回擊到 Nadal 因為閃身而露出的大空檔,使得 Nadal 難以保護他相對較弱的反拍。所以昨天 Nadal 在第2和第3盤打的非常的辛苦,不管鬥志怎樣頑強最終也是被連續攻擊而落敗。那麼他怎能撐到第5盤而且比數很接近呢?

答案還是改變。他終於改變打法了。他加強反拍攻擊,不再只是把球安全的打回去,雖然這樣失誤也會提高,但至少不會讓 Djokovic 予取予求,一但 Djokovic 無法任意攻擊,Nadal 也不會那麼吃力,有利於做出更好的攻擊,同時在不失誤時有更多的對攻也會消耗  Djokovic 的體能,使他無法那麼輕鬆進攻,於是便有更多失誤。當然 Nadal 只是改變戰術願意去打他不習慣的球路,技術本身並無改善,加上一兩個運氣球,最後還是輸了,但不習慣的事只要常做就會習慣了。Djokovic 是贏了,卻無法保證他日後能繼續獲勝,此次他暴露了體能的弱點 (似乎他去年的體能比較好),Ferrer 和 Murray 都只要兩盤就能讓 Djokovic 快吃不消,Nadal 卻用了5盤才讓  Djokovic 感到疲累,這就是他之前過短的反拍讓 Djokovic 一直能輕鬆的攻擊,所以消耗體能不多 (這也是技術相剋,比 Nadal 差的人都能很快辦到的事他就很難辦到---直到他改變球路)。

這場球賽看到了兩位偉大的選手頑強的意志,值得喝采,值得學習。但我想強調的是,除了頑強之外,必要時還是要改變。我確實見過有人有堅強的意志卻無法成事,那不是天命,還沒到那程度,那是他沒做出必要的調整與改變,希望我們都不是那樣!

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資訊飲食學


在還沒有進入網路時代前,我們就已經在說資訊爆炸了。二十幾年前有一本好書叫做資訊焦慮 (原文應該是1989年出版的),到現在都還買得到 (請點擊上述連結),因為它的建議到現在也都還適用。

進入網路時代後,資訊爆炸的威力更強了。知識就是力量,而知識來自於資訊,所以我們該拼命的攝取資訊以便能以強者之姿立足於社會?摩爾定律說諸如CPU這類電子硬體,每18個月就性能倍增而價格倍減,而資訊透過網路的連結更是以指數般趨勢直衝上天。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恐怕會有更大的資訊焦慮!電子產品可以用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網路資訊可以用更快的指數效應發展,現代人真是幸福,不是嗎?無奈我們人類的身體性能是無法用這樣的速度發展,一年要增進1%也做不到,尤其是像我這種老骨頭,更是性能只會下降,所以如果我們20年前就在感嘆資訊爆炸,現在我們又該當如何自處呢?您可以去看看那本資訊焦慮,或者用我自己的領悟來說,一切回歸到我們的肉體思考。

人們都強調精神的重要,我們也可以強調大腦的功能還有很多可開發,都對,也都太偏頗了!大腦再強,你那顆大腦也是肉身 (我們的肉身是很神奇,不是現有人造機器可比擬),所以我很簡單的思考,就是從我們肉身的飲食來思考如何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 (所以我稱這是資訊飲食學)。選擇飲食做為思考依據 (或說是類比) 是因為飲食的經驗非常普遍,其效應又容易觀察。

攝取資訊是為了知識,攝取食物則是為了身體。但是無止盡的攝取食物只會讓人撐死,一命嗚呼,我認為無止盡的攝取資訊也是一樣的結果,因為你沒有時間消化,最後你的腦袋只是充斥一些粗糙的資訊而你卻沒有思想,腦袋也等於是廢了!

所以,吃太多,撐死;吃太少,餓死。攝取資訊也是一樣的道理。分界在哪?能不能消化是其一,有沒有鍛鍊是其二。人吃的多還能消化的話就長的大,大胖子也是大,但那是虛肥,強壯必須經過鍛鍊。人的腦袋也是一樣,攝取資訊,能否吸收是一件事。吸收後能不能真的運用又是一件事。不是吃的多就會比別人強壯。

這種類比應該顯而易見也很合理吧!還有更多更多的狀況都可以透過這樣的類比去思考,於是面對資訊爆炸時代該如何應對就變得很單純了。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談談其他的狀況,但是我想你自己已經可以獨立思考這些問題了,畢竟你吃的經驗也不見得比我少,不是嗎?

我的書單:創作怎麼搞的

連結到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創意就像電;按下開關,電就來了。
  但那開關並不是「心情」,而是「意願」。
作者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是知名藝術創作者,她在本書以「前輩」身分,和一位年輕創作者對話。
全書九十五篇書信,談及多數創作者都曾面對的各種問題和考驗,包括「沒有靈感怎麼辦」、「如何面對創作低潮和失敗的時刻」、「如何面對批評」、「如何增加機會」,乃至於關乎現實面的「家人反對我走這一行」、「該不該找一份穩定的正職」等等。
■關於持續培養創作能量,作者提到:  「把自己當成機器一般好好保養……我的基本工具是晨間寫作、每週散步,接著埋頭工作,而後添加新意。我靠著這個辦法,讓自己始終『有所進展』。」
■那麼,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抽空創作呢?  「創作者的時間永遠都不夠,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時間,不讓別人還有他們無論多有善意的計畫來侵佔我們的時間。『時間永遠不夠』和『時間剛剛好夠』是同時存在的。」
■對於眼高手低的創作者,作者的建議是:  「有時候為了創作好的作品,我們得願意創作差勁的作品。有時我們會先寫得壞,後來才寫得比較好;有時會先畫得差,後來才畫得比較好。」
■作者勉勵面臨低潮的創作者:  「旱季並不會讓你失去創作者的資格,那應該說是一種蛻變的儀式。當我們覺得『無話可說』時,我們是在聚精會神地思索自己究竟要說什麼。」
■而創作者該如何看待自身的角色呢?  「創作者這個職業其實是最穩固的,其職務就是呼應這變動不居的世界。」
「所有的創作者都活兩次,一次參與生活,一次則作為客觀的觀察者,不斷在問:『從那當中可以創作出什麼?』」
■「一天一天好好過,先做重要的事情。」
一點訓練加上很多練習、清醒冷靜的工作習慣、實際動手多於雄辯滔滔,加上全心全意地生活,藝術家為後進指出一條堅實長遠的創作之路。
本書特色
1. 本書作者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是美國知名藝術創作者,堪稱「創作教母」,在文壇享有極高地位。
2. 本書是由創作前輩分享創作生涯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考驗,以及如何建立正確心態。是有志從事創作者極佳的「心靈指南」。
作者簡介
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
積極投入藝術創作超過三十年,獲得多個獎項。著有《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金脈》、《行走人世間》、《寫作的權利》、《紙的聲音》等二十一本文學與非文學著作。她具有小說家、劇作家、歌曲作詞家和詩人等多重身分,在劇場和影視界享有盛名。
其中《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The Artist’s Way)是她最受歡迎、最經典,以討論創意為主題的暢銷書,至今已獲得超過200萬讀者的迴響。



CC評價5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這本書我到目前為止只看了一小部份,然而得到的收穫已經讓我願意給它5顆星的推薦。舉個例子,作者說沒心情也要照樣創作,因為「壞心情往往會跟我說,我寫出來的佳作很差勁;好心情則告訴我,我寫出來的廢話很優秀」。又說,創作差勁的作品有甚麼價值,因為一蹋糊塗的句法灰燼中也可復燃出較好的作品」,創作者的成長並不是像直線上升的圖表 (只有房地產詐騙案才會出現那樣的圖表)」,即使是全壘打王,也會有不少 (只是) 安打的記錄,甚至免不了被三振,所以不要因為幾件差勁的作品就斷定自己不行。我認為,這是一本能夠幫助創作者建立起好的創作心態的好書。

或許你認為你不是作家或藝術家,所以這本書對你沒用。然而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工程師也是個創作者,創業或經營事業也是個創作者,雖然作者的原文是藝術家 (artist),然而我想作者的經驗教訓,依然很能適用於各個領域。藝術是有關創作創新和人的感情,工程師和創業者或其他的工作就不是嗎?我想只有最低階最單調的工作才完全不涉及這些吧!有時候很多好的想法會來自異業,總之,我強烈推薦此書。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一切都在於心


我是個網球迷,因工作和其他重要的事,無法像學生時代一有轉播就整天看球,但今年澳網特好在農曆春節,好個初一看球日,這兩天的比賽是個心理素質的教育課。

Makarova 打敗 Serena Williams,大爆冷門。當然 Williams 打的並不好,但 Makarova 堅持不給她好過是原因。頂尖高手失常也是偶而會發生的,如果對手不持續施壓,她們會找回她們的節奏,給你痛擊。Makarova 能保持冷靜一路壓著 Williams 不讓她有機會找回節奏,這就是成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這需要相當的心理素質。她排名56,但這場比賽前已經打敗另兩位種子,我想是開竅了,心理素質已經大大的的提升。果真如此的話,日後排名必定會大幅提升。

前一天,Clijsters 打敗李娜,是在腳踝扭傷後成就的,重點也是在於不放棄。不放棄但身體狀況卻不容許硬拼,所以必須調整戰術,以最有效的方式堅持下去。所以鬥志重要,但也必須聰明的運作,冷靜仍是關鍵。李娜應該要贏,差就差在一時的心理紊亂。

Clijsters 的前男友 Hewitt 也展現了鬥志 (其實都各自結婚了,本不該提,不過公眾人物大家也都知道,重點是這兩人都有顆冠軍的心),雖然是一路被 Djokovic 壓著打,但終於也慢慢提升戰力並趁 Djokovic 稍微失常時拿下一盤,這還是他今年輸掉的第一盤。Hewitt 夠棒了,他的年齡、身體狀況和技術條件早就居於下風,如果不是有一顆強大的心,是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輸也值得喝采。

日本的錦織圭打敗 Tsonga,又是另一個冷門,誰說 underdog 不能贏?我沒看到這場比賽,但它不過是這兩天的另一個註解:Nothing is impossible. 全看你有沒有那顆心

順便對照商業週刊本期的主題:志氣。總之有了心就有希望,心不保證你打敗所有人,我也不覺得打敗別人是有意義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活出潛能、活的精彩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Freeplane 1.2 特色與中文化搶先報


過年前,奮力完成 freeplane 1.2  版的中文化翻譯,希望以此祝大家新年快樂!

目前 freeplane 最新公布的是 1.2.11 Beta 版,過去因為是 beta 版,所以始終沒有翻譯的想法,不過這個 1.2 版也到第11個修訂版了,所以就好奇地安裝來試用,我的結論是,太棒了,而且也很穩定,大家直接改用 1.2 版吧

因為小弟也要準備過年了,在這裡可能無法詳盡的整理,僅憑記憶很快地跟大家報告 freeplane 1.2 版比 1.1 版新增的功能:

  • 節點除原有的核心內容和註解外,現在又增加節點細節這個項目。在應用上,節點核心可以是最精簡的關鍵字或標題,詳細說明可以放在節點細節。顯示時,可以選擇只顯示節點核心,至於節點細節可設定成手動或自動顯示在節點核心內容下方。過去的註解功能,不管是 freeplane 或其他我看過的心智圖軟體,始終覺得不夠美觀,光是這個功能,就值得給這個版本喝采。
  • 連結線可以控制透明程度。過去連結線是不透明的,它要不就是會覆蓋掉部份文字,要不就被壓在文字下成為斷斷續續的線段,不美觀也不容易閱讀,這個小改善也很令人激賞。改善雖小,但閱讀的流暢度可是要大大的影響實際應用實的效能呢!
  • 新增摘要節點。摘要節點可以對一群節點做歸納說明。其實按照心智圖的理念,一群節點本來就有共通性值,所以來自於一個父節點,所以不用歸納節點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們的關係。不過,有時使用歸納節點確實也可增加一些做為補充說明的彈性。
  • 新增浮動節點。正規心智圖本來是只有一個位在中心的主節點,增加浮動節點可以提高圖形展示的彈性。
  • 自動排版可進一步自定更多層的樣式 (原來只有4層)。
  • 新增超連結到軟體本身的選單項目,也就是說可以透過點擊連結直接執行某項軟體功能。
  • 包覆節點做為強調用的雲狀包覆,現在增加了幾種不同形狀的選擇
  • 其他操作介面的改善。例如連結線可以用滑鼠直接拉,電腦不幸當機後重心執行時會自動詢問讓你選擇開啟哪個 (自動備份) 檔等等,這種小地方很多無法一一描述。
之前,有其它軟體的愛用者宣稱這軟體不夠好,其實多半是用這軟體的前身 freemind 的狀況來看。Freeplane 1.1 較  freemind 已經改善很多,而這個 1.2 版進步更多,這個免費軟體如此強大好用,個人強力推薦。

軟體下載處: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reeplane/files/freeplane%20beta/ (請下載 Freeplane-Setup-... 那個檔,目前是 1.2.11 beta)
因新版中文翻譯剛提出還未被納入上述的安裝檔中,請參考這篇另外下載更新。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PHP程式] 要求登入後自動回到原來網頁繼續原先的流程


問題:

諸如購物網站,有時需要使用者登入或註冊才能進行某些作業,這時都會先跳到登入頁面,然後要怎麼回到原來的頁面繼續原本要進行的作業呢?

解答:

// 建立一個 class 記錄原來要進行的作業

class navigationHistory {
    var $path, $snapshot;

    function navigationHistory() {
      $this->reset();
    }

    function reset() {
      $this->path = array();
      $this->snapshot = array();
    }


    function set_snapshot($page = '') {
      global $PHP_SELF;

      if (is_array($page)) { //這裡是記錄原來作業的主要程式段
        $this->snapshot = array('page' => $page['page'],
                                'mode' => $page['mode'],
                                'get' => $page['get'],
                                'post' => $page['post']);
      } else {
        $this->snapshot = array('page' => basename($PHP_SELF),
                                'mode' => (($_SERVER['HTTPS'] == 'on') ? 'SSL' : 'NONSSL'),
                                'get' => $_GET,
                                'post' => $_POST);
      }
    }
}


//從原先的活動離開前,利用上述 class,將原有活動狀況記錄到 SESSION 中

session_register('navigation');
$_SESSION['navigation'] = new navigationHistory;
$_SESSION['navigation']->set_snapshot();
redirect(FILENAME_LOGIN); //然後才轉往登入或註冊程式
[redirect()的核心為header('Location: ' . $url); 細節略]

//在登入或註冊完成時,根據剛才的記錄,繼續原來的作業

if (sizeof($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 > 0)
{
   $origin_href = href_link($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page'], $_SESSION['navigation']
                         ->snapshot['get'], $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mode']); //這個涵式 (未詳述)          把剛剛記錄的網頁、模式和GET參數寫成網址字串

    redirect($origin_href); //重心導向回原作業,其中POST參數在$_SESSION['navigation']                      ->snapshot['post'] 中
 }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PHP程式] 常見的 ADOdb 涵式



這是從 ADOdb Lite 摘錄下來的,最精簡的部分,方便參考!

  Database Functions
$db->debug = false - Disable Debug Feature
$db->debug = true - Enable Debug Feature
If the debug flag is set to true then every query with corresponding error result will be echoed. The debug feature does not support echoing of resultset functions.
$db->Affected_Rows()
$db->Close()
$db->Concat($string, $string)
$db->ErrorMsg()
$db->ErrorNo()
$db->Execute($sql, [$inputarray])
$db->GetAll($sql)
$db->GetArray($sql)
$db->IfNull($field, $ifNull)$db->Insert_ID()
$db->Insert_ID()
$db->IsConnected()
$db->qstr($string, [$magic_quotes])
$db->Qmagic($string)
$db->SelectDB($dbname)
$db->SelectLimit( $sql, [nrows], [offset], [$inputarray] ) - Currently MySql/MySqli/MySqlt/SqLite/PostGres7/MsSql/MsSqlpo/Sybase supported
$db->Version()

  Result Set Functions 
$ADODB_FETCH_MODE = 'ADODB_FETCH_DEFAULT' | 'ADODB_FETCH_NUM' | 'ADODB_FETCH_ASSOC' | 'ADODB_FETCH_BOTH'
$result->Close()
$result->EOF()
$result->EOF
$result->FetchField($fieldOffset)
$result->FieldCount()
$result->Fields([column])
$result->Fields
$result->GetAll([nRows])
$result->GetArray([nRows])
$result->GetRows([nRows])
$result->Move([row])
$result->MoveFirst()
$result->MoveLast()
$result->MoveNext()
$result->RecordCount()

[資料庫] 利用旗標減少資料庫的重覆運算


案例:

統計資料庫中過去12個月客戶購買金額,並以此為依據調整客戶分級。

問題:

在搜尋統計的過程中,有一些客戶沒被關注到,就是那些過去12個月都沒有消費記錄的。
如果要重新搜尋資料庫找出那些人,似乎很麻煩也很耗時。

解決辦法:

在第一次統計過去12個月的消費記錄時,把有消費的客戶做記號,也就是客戶資料表中設一個旗標對有消費的客戶標示為1 (初始值為0)。那麼之後要挑出那些最近一年沒有消費的客戶就很容易了,只要找出旗標值為0者即可。

正常的工作信件被打成垃圾信?


垃圾信是惱人的,然而有些時候重要的工作信件也被打成垃圾信就很討厭了,今天就發現一個情況~

寄公司內部的信件被當成垃圾信

原因:我現在幾個不同的信箱通通用 gmail  收發信 (更精確的說是 google apps,收發信件仍是 gmail 核心),發信時實際上是 gmail 發出,只是掛上我公司的電郵地址,結果就被認為是一種常見的垃圾郵件--- 外部信件偽裝你公司的內部信件

呵呵,多個電郵信箱是現代人的常態,統一到一個信箱收發是個減少混亂的好辦法,結果因為垃圾信猖狂,好辦法就沒那麼好了...

解決辦法:

  1. 設白名單
  2. 發信地址和郵件伺服器一致 (如果用我統一的收信系統發信,可能有些人不認識我;如果回到各自系統發信,又失去級中管理的好處)
  3. 諸如 Outlook 或我喜愛的免費軟體 DreamMail 這類的非線上郵件管理系統是可以分別用不同的郵件伺服器發信的,缺點是,不像 gmail 我可以隨時隨地用不同的裝置上線處理信件,也不會有信件收到不同裝置不同步的問題。
後記:想到很多人如果防衛心太重或見識不夠,常常也會魯莽的把好人認定為壞人。或者很自我中心的認為你必須照我的規則做 (才能避免這些麻煩)。環境是這樣,有時很難有很好的解答,我個人的看法是,凡事留點彈性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1)


CC :還是有點感傷,盡可能讓長輩開心舒適些吧,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長日將盡 在瑞典勇敢老去  
2011/07/18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前言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國外採訪系列專題,並以影音、幻燈片、廣播等多媒體形式呈現報導,邀讀者一起走向數位匯流的新媒體時代。
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長期照護的需求迫在眉睫,但目前台灣長照是靠十八萬名外籍看護工及無數家庭照顧者支撐。反觀瑞典,百分之九十三的老人能在家中老去,因為有高密度的居家照顧讓家屬安心。瑞典如何辦得到?
感謝中國信託贊助此次國際採訪計畫,長榮航空提供交通協助,與國人一起放眼世界,關懷台灣。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2)


CC :福利制度外,可別拋棄我們關於親情的可貴傳統!


瑞典高福利制度難移植? 觀念可啟發!
2011/07/18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騎向單車大城 (5)

Bixi: 從加拿大蒙特婁學來的


CC:有些思維很有意思!任何一項活動的推行,都必須順應當地的民情



「波利斯單車」 低碳夢上路
  2011/07/11

想你要的,說你要的


你要得到你要的,就得先想你要什麼,心裡或腦子裡如果不想,那件事就不重要,顯然你也就不會為它多做努力,很自然的結果就是你得不到它(那個所謂你想要卻又都不想的)。

說你要的,不是去對別人說,去跟別人要,而是對自己說。這道裡跟上面想你要的道理一樣。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提醒自己的方式是「不要什麼」。一直說著不要什麼,第一個問題就是心裡一直浮現出不要的那個影像。很多人都有經驗,說以後不要像父母怎樣怎樣,結果最終遇事的反應還是跟父母一樣。為什麼?因為只有那套行為模式根深蒂固的刻劃在腦海裡。(我不是批評父母不好,所有人都有優缺點。我是說,我們最熟悉而不想要的,為什麼總還是跟著我們?)總是說不要什麼的第二個問題是,說不要什麼就會產生要的嗎?說不要懶惰,但是怎樣才是不懶惰?是不是應該說,什麼時間該做些什麼來得有效果些?因為可操作!

不管你要得到什麼,請經常給自己耳提面命,提點自己「要做的事」。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用寫文章筆記來釐清思緒


今天是 101 年的1月1日,昨天和今天都有好幾個想寫的題目,只因為真要寫下來恐怕要花不少時間,所以就先壓了下來,先放鬆心情過個年。

寫不是為了秀給別人看,分享該算是順便吧,寫真正的用意是要釐清自己的思緒,很多事情自己好像早已清楚,但真正要寫下來時才會發現有些邏輯或關於事情的本質其實都有在琢磨的必要,只有歷經這些自我檢驗完成一篇文章或筆記後,一個觀念才算是達到一定的清楚並且接近真理。

寫文章是為了釐清思緒,這是必須養成的習慣,而不是過年或哪天興起才做的事,希望今年寫的比去年更頻繁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