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你能做出改變嗎?


冠軍都有一顆堅持到底的心,但冠軍也會做出必要的改變。

昨天 Djokovic 和 Nadal 在澳洲網球公開賽上演了一場5盤將近6小時的大戰,最後由 Djokovic 勝出。在去年以前, Nadal 一直是壓著 Djokovic 打,對戰記錄 16:7,從去年開始情況對調,連續7個大賽相遇都是由 Djokovic 勝出,這是個有趣的狀況。我想指出的是,雙方其實都有一顆奮戰不懈的冠軍的心,常常我們說偉大球員和一般職業球員的差距是在心理層面,但是當心理層面都堅強無比卻還不能取勝時,那該怎麼辦?

答案就是改變。或許我的記憶不完全正確,但基本上似乎是這樣的:Djokovic 在去年擁有更好的發球與更快速的抽球,所以開始能夠打敗 Nadal,然後隨著信心的加強,他的技術克制能力就發揮的更好,所以去年連勝6場。Nadal 其實對別人打的很好,所以才能在包括本屆澳網連續7次在大賽的決賽遇到 Djokovic,其實現在的問題出在技術的相剋,Nadal 的反拍雖然能一直把球打回去,但都打的太中間也太短了。別人無法對這個球給予足夠的攻擊,但 Djokovic 可以。此外,Nadal 對別人時,閃身正拍足以控制對手,但 Djokovic 卻不管正反拍都有能力把球回擊到 Nadal 因為閃身而露出的大空檔,使得 Nadal 難以保護他相對較弱的反拍。所以昨天 Nadal 在第2和第3盤打的非常的辛苦,不管鬥志怎樣頑強最終也是被連續攻擊而落敗。那麼他怎能撐到第5盤而且比數很接近呢?

答案還是改變。他終於改變打法了。他加強反拍攻擊,不再只是把球安全的打回去,雖然這樣失誤也會提高,但至少不會讓 Djokovic 予取予求,一但 Djokovic 無法任意攻擊,Nadal 也不會那麼吃力,有利於做出更好的攻擊,同時在不失誤時有更多的對攻也會消耗  Djokovic 的體能,使他無法那麼輕鬆進攻,於是便有更多失誤。當然 Nadal 只是改變戰術願意去打他不習慣的球路,技術本身並無改善,加上一兩個運氣球,最後還是輸了,但不習慣的事只要常做就會習慣了。Djokovic 是贏了,卻無法保證他日後能繼續獲勝,此次他暴露了體能的弱點 (似乎他去年的體能比較好),Ferrer 和 Murray 都只要兩盤就能讓 Djokovic 快吃不消,Nadal 卻用了5盤才讓  Djokovic 感到疲累,這就是他之前過短的反拍讓 Djokovic 一直能輕鬆的攻擊,所以消耗體能不多 (這也是技術相剋,比 Nadal 差的人都能很快辦到的事他就很難辦到---直到他改變球路)。

這場球賽看到了兩位偉大的選手頑強的意志,值得喝采,值得學習。但我想強調的是,除了頑強之外,必要時還是要改變。我確實見過有人有堅強的意志卻無法成事,那不是天命,還沒到那程度,那是他沒做出必要的調整與改變,希望我們都不是那樣!

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資訊飲食學


在還沒有進入網路時代前,我們就已經在說資訊爆炸了。二十幾年前有一本好書叫做資訊焦慮 (原文應該是1989年出版的),到現在都還買得到 (請點擊上述連結),因為它的建議到現在也都還適用。

進入網路時代後,資訊爆炸的威力更強了。知識就是力量,而知識來自於資訊,所以我們該拼命的攝取資訊以便能以強者之姿立足於社會?摩爾定律說諸如CPU這類電子硬體,每18個月就性能倍增而價格倍減,而資訊透過網路的連結更是以指數般趨勢直衝上天。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恐怕會有更大的資訊焦慮!電子產品可以用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網路資訊可以用更快的指數效應發展,現代人真是幸福,不是嗎?無奈我們人類的身體性能是無法用這樣的速度發展,一年要增進1%也做不到,尤其是像我這種老骨頭,更是性能只會下降,所以如果我們20年前就在感嘆資訊爆炸,現在我們又該當如何自處呢?您可以去看看那本資訊焦慮,或者用我自己的領悟來說,一切回歸到我們的肉體思考。

人們都強調精神的重要,我們也可以強調大腦的功能還有很多可開發,都對,也都太偏頗了!大腦再強,你那顆大腦也是肉身 (我們的肉身是很神奇,不是現有人造機器可比擬),所以我很簡單的思考,就是從我們肉身的飲食來思考如何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 (所以我稱這是資訊飲食學)。選擇飲食做為思考依據 (或說是類比) 是因為飲食的經驗非常普遍,其效應又容易觀察。

攝取資訊是為了知識,攝取食物則是為了身體。但是無止盡的攝取食物只會讓人撐死,一命嗚呼,我認為無止盡的攝取資訊也是一樣的結果,因為你沒有時間消化,最後你的腦袋只是充斥一些粗糙的資訊而你卻沒有思想,腦袋也等於是廢了!

所以,吃太多,撐死;吃太少,餓死。攝取資訊也是一樣的道理。分界在哪?能不能消化是其一,有沒有鍛鍊是其二。人吃的多還能消化的話就長的大,大胖子也是大,但那是虛肥,強壯必須經過鍛鍊。人的腦袋也是一樣,攝取資訊,能否吸收是一件事。吸收後能不能真的運用又是一件事。不是吃的多就會比別人強壯。

這種類比應該顯而易見也很合理吧!還有更多更多的狀況都可以透過這樣的類比去思考,於是面對資訊爆炸時代該如何應對就變得很單純了。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談談其他的狀況,但是我想你自己已經可以獨立思考這些問題了,畢竟你吃的經驗也不見得比我少,不是嗎?

我的書單:創作怎麼搞的

連結到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創意就像電;按下開關,電就來了。
  但那開關並不是「心情」,而是「意願」。
作者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是知名藝術創作者,她在本書以「前輩」身分,和一位年輕創作者對話。
全書九十五篇書信,談及多數創作者都曾面對的各種問題和考驗,包括「沒有靈感怎麼辦」、「如何面對創作低潮和失敗的時刻」、「如何面對批評」、「如何增加機會」,乃至於關乎現實面的「家人反對我走這一行」、「該不該找一份穩定的正職」等等。
■關於持續培養創作能量,作者提到:  「把自己當成機器一般好好保養……我的基本工具是晨間寫作、每週散步,接著埋頭工作,而後添加新意。我靠著這個辦法,讓自己始終『有所進展』。」
■那麼,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抽空創作呢?  「創作者的時間永遠都不夠,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時間,不讓別人還有他們無論多有善意的計畫來侵佔我們的時間。『時間永遠不夠』和『時間剛剛好夠』是同時存在的。」
■對於眼高手低的創作者,作者的建議是:  「有時候為了創作好的作品,我們得願意創作差勁的作品。有時我們會先寫得壞,後來才寫得比較好;有時會先畫得差,後來才畫得比較好。」
■作者勉勵面臨低潮的創作者:  「旱季並不會讓你失去創作者的資格,那應該說是一種蛻變的儀式。當我們覺得『無話可說』時,我們是在聚精會神地思索自己究竟要說什麼。」
■而創作者該如何看待自身的角色呢?  「創作者這個職業其實是最穩固的,其職務就是呼應這變動不居的世界。」
「所有的創作者都活兩次,一次參與生活,一次則作為客觀的觀察者,不斷在問:『從那當中可以創作出什麼?』」
■「一天一天好好過,先做重要的事情。」
一點訓練加上很多練習、清醒冷靜的工作習慣、實際動手多於雄辯滔滔,加上全心全意地生活,藝術家為後進指出一條堅實長遠的創作之路。
本書特色
1. 本書作者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是美國知名藝術創作者,堪稱「創作教母」,在文壇享有極高地位。
2. 本書是由創作前輩分享創作生涯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考驗,以及如何建立正確心態。是有志從事創作者極佳的「心靈指南」。
作者簡介
茱莉亞.卡麥隆(Julia Cameron)
積極投入藝術創作超過三十年,獲得多個獎項。著有《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金脈》、《行走人世間》、《寫作的權利》、《紙的聲音》等二十一本文學與非文學著作。她具有小說家、劇作家、歌曲作詞家和詩人等多重身分,在劇場和影視界享有盛名。
其中《創意,是心靈療癒的旅程》(The Artist’s Way)是她最受歡迎、最經典,以討論創意為主題的暢銷書,至今已獲得超過200萬讀者的迴響。



CC評價5顆星 (滿分是5顆星)

CC評論:這本書我到目前為止只看了一小部份,然而得到的收穫已經讓我願意給它5顆星的推薦。舉個例子,作者說沒心情也要照樣創作,因為「壞心情往往會跟我說,我寫出來的佳作很差勁;好心情則告訴我,我寫出來的廢話很優秀」。又說,創作差勁的作品有甚麼價值,因為一蹋糊塗的句法灰燼中也可復燃出較好的作品」,創作者的成長並不是像直線上升的圖表 (只有房地產詐騙案才會出現那樣的圖表)」,即使是全壘打王,也會有不少 (只是) 安打的記錄,甚至免不了被三振,所以不要因為幾件差勁的作品就斷定自己不行。我認為,這是一本能夠幫助創作者建立起好的創作心態的好書。

或許你認為你不是作家或藝術家,所以這本書對你沒用。然而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工程師也是個創作者,創業或經營事業也是個創作者,雖然作者的原文是藝術家 (artist),然而我想作者的經驗教訓,依然很能適用於各個領域。藝術是有關創作創新和人的感情,工程師和創業者或其他的工作就不是嗎?我想只有最低階最單調的工作才完全不涉及這些吧!有時候很多好的想法會來自異業,總之,我強烈推薦此書。


(我的書單所介紹的書,可能是我已經讀過又要重讀的,可能是我正在讀的,也可能是我計畫要讀但還沒讀的,總之,都是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是我覺得已經讀通了的,時間也夠的話,我會另外分享我的筆記和心得。筆記和心得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分類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側欄的搜尋功能尋找。)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一切都在於心


我是個網球迷,因工作和其他重要的事,無法像學生時代一有轉播就整天看球,但今年澳網特好在農曆春節,好個初一看球日,這兩天的比賽是個心理素質的教育課。

Makarova 打敗 Serena Williams,大爆冷門。當然 Williams 打的並不好,但 Makarova 堅持不給她好過是原因。頂尖高手失常也是偶而會發生的,如果對手不持續施壓,她們會找回她們的節奏,給你痛擊。Makarova 能保持冷靜一路壓著 Williams 不讓她有機會找回節奏,這就是成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這需要相當的心理素質。她排名56,但這場比賽前已經打敗另兩位種子,我想是開竅了,心理素質已經大大的的提升。果真如此的話,日後排名必定會大幅提升。

前一天,Clijsters 打敗李娜,是在腳踝扭傷後成就的,重點也是在於不放棄。不放棄但身體狀況卻不容許硬拼,所以必須調整戰術,以最有效的方式堅持下去。所以鬥志重要,但也必須聰明的運作,冷靜仍是關鍵。李娜應該要贏,差就差在一時的心理紊亂。

Clijsters 的前男友 Hewitt 也展現了鬥志 (其實都各自結婚了,本不該提,不過公眾人物大家也都知道,重點是這兩人都有顆冠軍的心),雖然是一路被 Djokovic 壓著打,但終於也慢慢提升戰力並趁 Djokovic 稍微失常時拿下一盤,這還是他今年輸掉的第一盤。Hewitt 夠棒了,他的年齡、身體狀況和技術條件早就居於下風,如果不是有一顆強大的心,是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輸也值得喝采。

日本的錦織圭打敗 Tsonga,又是另一個冷門,誰說 underdog 不能贏?我沒看到這場比賽,但它不過是這兩天的另一個註解:Nothing is impossible. 全看你有沒有那顆心

順便對照商業週刊本期的主題:志氣。總之有了心就有希望,心不保證你打敗所有人,我也不覺得打敗別人是有意義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活出潛能、活的精彩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Freeplane 1.2 特色與中文化搶先報


過年前,奮力完成 freeplane 1.2  版的中文化翻譯,希望以此祝大家新年快樂!

目前 freeplane 最新公布的是 1.2.11 Beta 版,過去因為是 beta 版,所以始終沒有翻譯的想法,不過這個 1.2 版也到第11個修訂版了,所以就好奇地安裝來試用,我的結論是,太棒了,而且也很穩定,大家直接改用 1.2 版吧

因為小弟也要準備過年了,在這裡可能無法詳盡的整理,僅憑記憶很快地跟大家報告 freeplane 1.2 版比 1.1 版新增的功能:

  • 節點除原有的核心內容和註解外,現在又增加節點細節這個項目。在應用上,節點核心可以是最精簡的關鍵字或標題,詳細說明可以放在節點細節。顯示時,可以選擇只顯示節點核心,至於節點細節可設定成手動或自動顯示在節點核心內容下方。過去的註解功能,不管是 freeplane 或其他我看過的心智圖軟體,始終覺得不夠美觀,光是這個功能,就值得給這個版本喝采。
  • 連結線可以控制透明程度。過去連結線是不透明的,它要不就是會覆蓋掉部份文字,要不就被壓在文字下成為斷斷續續的線段,不美觀也不容易閱讀,這個小改善也很令人激賞。改善雖小,但閱讀的流暢度可是要大大的影響實際應用實的效能呢!
  • 新增摘要節點。摘要節點可以對一群節點做歸納說明。其實按照心智圖的理念,一群節點本來就有共通性值,所以來自於一個父節點,所以不用歸納節點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們的關係。不過,有時使用歸納節點確實也可增加一些做為補充說明的彈性。
  • 新增浮動節點。正規心智圖本來是只有一個位在中心的主節點,增加浮動節點可以提高圖形展示的彈性。
  • 自動排版可進一步自定更多層的樣式 (原來只有4層)。
  • 新增超連結到軟體本身的選單項目,也就是說可以透過點擊連結直接執行某項軟體功能。
  • 包覆節點做為強調用的雲狀包覆,現在增加了幾種不同形狀的選擇
  • 其他操作介面的改善。例如連結線可以用滑鼠直接拉,電腦不幸當機後重心執行時會自動詢問讓你選擇開啟哪個 (自動備份) 檔等等,這種小地方很多無法一一描述。
之前,有其它軟體的愛用者宣稱這軟體不夠好,其實多半是用這軟體的前身 freemind 的狀況來看。Freeplane 1.1 較  freemind 已經改善很多,而這個 1.2 版進步更多,這個免費軟體如此強大好用,個人強力推薦。

軟體下載處: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reeplane/files/freeplane%20beta/ (請下載 Freeplane-Setup-... 那個檔,目前是 1.2.11 beta)
因新版中文翻譯剛提出還未被納入上述的安裝檔中,請參考這篇另外下載更新。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PHP程式] 要求登入後自動回到原來網頁繼續原先的流程


問題:

諸如購物網站,有時需要使用者登入或註冊才能進行某些作業,這時都會先跳到登入頁面,然後要怎麼回到原來的頁面繼續原本要進行的作業呢?

解答:

// 建立一個 class 記錄原來要進行的作業

class navigationHistory {
    var $path, $snapshot;

    function navigationHistory() {
      $this->reset();
    }

    function reset() {
      $this->path = array();
      $this->snapshot = array();
    }


    function set_snapshot($page = '') {
      global $PHP_SELF;

      if (is_array($page)) { //這裡是記錄原來作業的主要程式段
        $this->snapshot = array('page' => $page['page'],
                                'mode' => $page['mode'],
                                'get' => $page['get'],
                                'post' => $page['post']);
      } else {
        $this->snapshot = array('page' => basename($PHP_SELF),
                                'mode' => (($_SERVER['HTTPS'] == 'on') ? 'SSL' : 'NONSSL'),
                                'get' => $_GET,
                                'post' => $_POST);
      }
    }
}


//從原先的活動離開前,利用上述 class,將原有活動狀況記錄到 SESSION 中

session_register('navigation');
$_SESSION['navigation'] = new navigationHistory;
$_SESSION['navigation']->set_snapshot();
redirect(FILENAME_LOGIN); //然後才轉往登入或註冊程式
[redirect()的核心為header('Location: ' . $url); 細節略]

//在登入或註冊完成時,根據剛才的記錄,繼續原來的作業

if (sizeof($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 > 0)
{
   $origin_href = href_link($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page'], $_SESSION['navigation']
                         ->snapshot['get'], $_SESSION['navigation']->snapshot['mode']); //這個涵式 (未詳述)          把剛剛記錄的網頁、模式和GET參數寫成網址字串

    redirect($origin_href); //重心導向回原作業,其中POST參數在$_SESSION['navigation']                      ->snapshot['post'] 中
 }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PHP程式] 常見的 ADOdb 涵式



這是從 ADOdb Lite 摘錄下來的,最精簡的部分,方便參考!

  Database Functions
$db->debug = false - Disable Debug Feature
$db->debug = true - Enable Debug Feature
If the debug flag is set to true then every query with corresponding error result will be echoed. The debug feature does not support echoing of resultset functions.
$db->Affected_Rows()
$db->Close()
$db->Concat($string, $string)
$db->ErrorMsg()
$db->ErrorNo()
$db->Execute($sql, [$inputarray])
$db->GetAll($sql)
$db->GetArray($sql)
$db->IfNull($field, $ifNull)$db->Insert_ID()
$db->Insert_ID()
$db->IsConnected()
$db->qstr($string, [$magic_quotes])
$db->Qmagic($string)
$db->SelectDB($dbname)
$db->SelectLimit( $sql, [nrows], [offset], [$inputarray] ) - Currently MySql/MySqli/MySqlt/SqLite/PostGres7/MsSql/MsSqlpo/Sybase supported
$db->Version()

  Result Set Functions 
$ADODB_FETCH_MODE = 'ADODB_FETCH_DEFAULT' | 'ADODB_FETCH_NUM' | 'ADODB_FETCH_ASSOC' | 'ADODB_FETCH_BOTH'
$result->Close()
$result->EOF()
$result->EOF
$result->FetchField($fieldOffset)
$result->FieldCount()
$result->Fields([column])
$result->Fields
$result->GetAll([nRows])
$result->GetArray([nRows])
$result->GetRows([nRows])
$result->Move([row])
$result->MoveFirst()
$result->MoveLast()
$result->MoveNext()
$result->RecordCount()

[資料庫] 利用旗標減少資料庫的重覆運算


案例:

統計資料庫中過去12個月客戶購買金額,並以此為依據調整客戶分級。

問題:

在搜尋統計的過程中,有一些客戶沒被關注到,就是那些過去12個月都沒有消費記錄的。
如果要重新搜尋資料庫找出那些人,似乎很麻煩也很耗時。

解決辦法:

在第一次統計過去12個月的消費記錄時,把有消費的客戶做記號,也就是客戶資料表中設一個旗標對有消費的客戶標示為1 (初始值為0)。那麼之後要挑出那些最近一年沒有消費的客戶就很容易了,只要找出旗標值為0者即可。

正常的工作信件被打成垃圾信?


垃圾信是惱人的,然而有些時候重要的工作信件也被打成垃圾信就很討厭了,今天就發現一個情況~

寄公司內部的信件被當成垃圾信

原因:我現在幾個不同的信箱通通用 gmail  收發信 (更精確的說是 google apps,收發信件仍是 gmail 核心),發信時實際上是 gmail 發出,只是掛上我公司的電郵地址,結果就被認為是一種常見的垃圾郵件--- 外部信件偽裝你公司的內部信件

呵呵,多個電郵信箱是現代人的常態,統一到一個信箱收發是個減少混亂的好辦法,結果因為垃圾信猖狂,好辦法就沒那麼好了...

解決辦法:

  1. 設白名單
  2. 發信地址和郵件伺服器一致 (如果用我統一的收信系統發信,可能有些人不認識我;如果回到各自系統發信,又失去級中管理的好處)
  3. 諸如 Outlook 或我喜愛的免費軟體 DreamMail 這類的非線上郵件管理系統是可以分別用不同的郵件伺服器發信的,缺點是,不像 gmail 我可以隨時隨地用不同的裝置上線處理信件,也不會有信件收到不同裝置不同步的問題。
後記:想到很多人如果防衛心太重或見識不夠,常常也會魯莽的把好人認定為壞人。或者很自我中心的認為你必須照我的規則做 (才能避免這些麻煩)。環境是這樣,有時很難有很好的解答,我個人的看法是,凡事留點彈性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1)


CC :還是有點感傷,盡可能讓長輩開心舒適些吧,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長日將盡 在瑞典勇敢老去  
2011/07/18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前言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國外採訪系列專題,並以影音、幻燈片、廣播等多媒體形式呈現報導,邀讀者一起走向數位匯流的新媒體時代。
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長期照護的需求迫在眉睫,但目前台灣長照是靠十八萬名外籍看護工及無數家庭照顧者支撐。反觀瑞典,百分之九十三的老人能在家中老去,因為有高密度的居家照顧讓家屬安心。瑞典如何辦得到?
感謝中國信託贊助此次國際採訪計畫,長榮航空提供交通協助,與國人一起放眼世界,關懷台灣。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2)


CC :福利制度外,可別拋棄我們關於親情的可貴傳統!


瑞典高福利制度難移植? 觀念可啟發!
2011/07/18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騎向單車大城 (5)

Bixi: 從加拿大蒙特婁學來的


CC:有些思維很有意思!任何一項活動的推行,都必須順應當地的民情



「波利斯單車」 低碳夢上路
  2011/07/11

想你要的,說你要的


你要得到你要的,就得先想你要什麼,心裡或腦子裡如果不想,那件事就不重要,顯然你也就不會為它多做努力,很自然的結果就是你得不到它(那個所謂你想要卻又都不想的)。

說你要的,不是去對別人說,去跟別人要,而是對自己說。這道裡跟上面想你要的道理一樣。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提醒自己的方式是「不要什麼」。一直說著不要什麼,第一個問題就是心裡一直浮現出不要的那個影像。很多人都有經驗,說以後不要像父母怎樣怎樣,結果最終遇事的反應還是跟父母一樣。為什麼?因為只有那套行為模式根深蒂固的刻劃在腦海裡。(我不是批評父母不好,所有人都有優缺點。我是說,我們最熟悉而不想要的,為什麼總還是跟著我們?)總是說不要什麼的第二個問題是,說不要什麼就會產生要的嗎?說不要懶惰,但是怎樣才是不懶惰?是不是應該說,什麼時間該做些什麼來得有效果些?因為可操作!

不管你要得到什麼,請經常給自己耳提面命,提點自己「要做的事」。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用寫文章筆記來釐清思緒


今天是 101 年的1月1日,昨天和今天都有好幾個想寫的題目,只因為真要寫下來恐怕要花不少時間,所以就先壓了下來,先放鬆心情過個年。

寫不是為了秀給別人看,分享該算是順便吧,寫真正的用意是要釐清自己的思緒,很多事情自己好像早已清楚,但真正要寫下來時才會發現有些邏輯或關於事情的本質其實都有在琢磨的必要,只有歷經這些自我檢驗完成一篇文章或筆記後,一個觀念才算是達到一定的清楚並且接近真理。

寫文章是為了釐清思緒,這是必須養成的習慣,而不是過年或哪天興起才做的事,希望今年寫的比去年更頻繁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