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定期反省,養成好習慣

圖片來源:Writing, Books, etc.
回想幾個順利的階段,即使不是在很有意識下去達成,基本上都是處於擁有極多好習慣而很少有壞習慣的狀態時。回想一些不順利的階段,基本上壞習慣不少。

人生有運氣好、也有運氣不好的時候,有時運氣好不好也是自己造成。無論如何,運氣不好時更該靠著好習慣來克服逆境,處於逆境時更需要有意識地來檢討自己的行為和習慣。

有很長一段時間,有各式各樣的不如意和壓力,以為自己很強的挺過去了,事後才發現養成了不少逃避的壞習慣,其實是浪費了不少時間,更重要的是壞習慣影響深遠。

不過所謂的習慣,也不過就是一直不斷重複的事情,只要不斷提醒自己,做對的事,那麼即使開始時有點困難,久了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好習慣了。

什麼時候讓我感到自然而然一切順利,其實是那些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的時候,這是第一個要養成的好習慣,先好好的面對自己、認清自己吧!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多讀書

圖片來源:nlc.state.ne.us

我鼓勵多讀書。

所謂的書,也不是只指紙本書或電子書,也不只是網路或報章雜誌的資訊,我指的是廣泛的從生活中學習

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學習都必須加上實做,融合自己的經驗

一旦做到這些,即使有些書可能想要銷售你其他的東西(教人致富的書最容易埋有這樣的引子),你也未必要先掏出你口袋的錢,因為你能自己整合你大量的知識,廣告性質的材料對你都有幫助,未必需要付費去取得他沒告訴你的那塊,因為你早已擁有。即使為了方便快速你要掏錢,你也知道你真正要什麼,所以能用最少的投資得到最多。前提就是你要多讀「書」,任何一種書的花費都遠小於去購買那些教你賺大錢的花費。他們是會賺錢,所以能從你們的口袋拿到大量的錢,但你未必能如法泡製,除非你多讀書,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你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不會被人操弄。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PHP程式] 對搜尋引擎友善的轉址方式與測試工具

PHP語法:
header('HTTP/1.1 301 Moved Permanently'); //for search engine friendly
header('Location:http://轉址後的目的網頁');


簡單說,301的轉址方是就是對SEO(搜尋引擎最佳化)有利的轉址方式。你也許不寫程式,但你可以檢查自己網站的轉址方式是否理想,網路上有很多測試工具,但我發現有一些測試的結果會有不明錯誤,所以列舉了兩個如下: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小也很棒

by Treasure Schneider 

最近心中冒出很多想法,主要是關於「小」要如何生存?「小」能不能活的很好?

我寫這個部落格,除了是在整理自己學到想到的種種外,一個很大的目的也是分享對於個人和小公司有幫助的一些思想和技術。然而,光是靠一些技術把個人或你的小公司「武裝」的很好就夠了嗎?面對大國崛起和那些不斷追求成長的大型企業,有個人和小企業能夠愉快存在的空間嗎?

我相信自己可以進入最頂尖的大公司,但以往沒這麼做、未來也沒打算這麼做,一方面是反骨,不想走大家都走的路,另外也是想要追求不同的東西。然而渺小的個人如何真的可以活的很好,在這方面除了一個模糊的概念和信心外,其實也沒有很明確的認識 (話說要是什麼都要清楚,那麼走大家都在走的路最清楚 --- 但你知道,那有點無趣,也不保證好),最近可能是看多、想多、經歷多了,開始有點想法,其實仍然模糊,但是覺得寫下來就是了,不寫、不進一步思考,就永遠茫然,不成熟的想法經過淬礪後則可能發光發亮,成為一種新的智慧,所以我就不惜野人獻曝先來個拋磚引玉了!

我先給這類想法的文章給了一個分類名稱:「小也很棒」,就如同這篇第一號文章的篇名。我的信念很清楚,那就是小也可以很棒!以下先簡單列出一些想法:

  • 恐龍很大,但恐龍沒有生存下來;但一些單細胞生物已經愉快的生存了幾億年(我生物學沒很好,隱約記得如此,細節若有差異請見諒並指正,我懶惰沒去考證的原因是這不影響我的旨意)。
  • 大國或大企業中,並非每個人都活的很好,甚至是高層主管的生活也未必很好。
  • 小也很棒可能有兩種作法:
    • 在大家沒看到或不在意的小空間活躍:小,也就不需要很大的空間和物資等等,因此可以悠遊於自己喜愛的小領域中(這裡的領域是一種概念而非實體,一個在某個小小領域中的個體戶大可以環遊世界自由遨翔)。
    • 眾家小兄弟形成一個鬆散、非正式組織、卻力量強大的連結網:這裡我想說的是,這和某些結盟組織有些不同,這不是互相利用,這不是要和別人對抗,這絕不是搞幫派,這是大家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共同信念,這個信念是,我和別人、別人和我都有一樣過的好的權力,所以我們要互相協助。有關這個想法的種種細節和每個個體間的動態關係,我們將來可以一起一一來釐清。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如何不過勞死?

圖片來源:http://www.tinnitussupport.org.uk/Index%20Factsheets.html

前一陣子又陸續有過勞死的案例出來,由於勞委會又在重申工時不可以超過多少等規定,這些作法立意良善,對於保障工作人員免於惡老闆的剝削我絕對贊成,不過我想談談更基本的問題。

個人工作十幾年以來,每週工作60小時以上是很基本的,甚至有一段時間每週工作超過100小時,為什麼我不但沒過勞死,而且還比年輕我十歲以上的小伙子健康?我覺得有兩大關鍵:

  1.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坦白說,我不覺得一天工作12小時甚或14小時是多嚴重的事,絕大多數的人一天睡7~8小時就很足夠了,那表示他本來就有16~17個小時是醒的。那麼,醒的時候你是在工作或不是在工作到底有什麼不同?就肉體來說,很多過勞死的案例都是知識工作者,基本上是坐著工作的。很多人回家也是癱坐著。如果是這樣,工作或不工作時,肉體上有何差異?大部分人工作或不工作時,不都是或坐或站、東摸西摸的嗎?當然我知道因為摸的東西不同,產生不同的效益,不過對肉體來說是沒有差異的!真正的重點在於心態,你做這件事快樂嗎?這是不是件有意義的事,所以你很樂意去做?樂意去做的事未必輕鬆!打電動,肉體未必輕鬆!林義傑的極地挑戰一點都不輕鬆,但他做得很快樂!心情很重要,有很多人吃好睡好不用工作,但光是心情不好就足以讓他們早早歸西!所以就回到一個老生常談但又很多人做不到的事,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件事的困難,一在個人的勇氣,二在環境(去協助建構出這樣的環境是我覺得有興趣也有意義的事)。
  2. 適時的反向短休息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也可能過勞死,就像打電動、打麻將也會過勞死是一樣的。問題出在缺乏休息。但所謂的休息不是單純的連續工作12小時就必須停止工作。真的是連續12小時維持在同一狀態,不管是靜或動,都太久了!連續跑12個小時會累死人。連續坐著12個小時不動也鮮有人能也辦到。而且停止工作就好了嗎?例如一個打字員,連續對著電腦打了12小時的字,然後不工作,玩起電玩,就算是最輕鬆的開心農場之類的小遊戲,恐怕也稱不上休息,就算不會人過勞死,眼睛恐怕也要過勞早早退化!所以休息應該是,第一,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該來一次,所謂的一小段時間大約來說是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不該超過兩小時。第二,凡是從事靜態工作的人,動就是休息;凡是從事動態工作的人,靜就是休息。所以坐辦公桌的人要起來走走,伸展一下肢體。體力勞動者要坐下來歇會。更精確的說,要針對局部肢體來決定何謂休息。坐辦公桌可能一直在打字,整個人是靜的,但手卻是動的。體力勞動者,可能動手不動腳,可能多動腳少動手,也可能彎腰很多其他動作很少。就這些狀況來說,休息的方式也針對局部肢體會有所不同。短休息很難嗎?就我所知,最嚴苛被限制活動的作業員過勞死比例似乎遠少於工程師、教授之流,可能和作業員有固定的休息時間有關吧!所以缺乏短休息似乎不能怪罪工作環境,而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希望大家都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或從工作中發覺樂趣,也希望大家都養成反向的短休息習慣,那麼工時就不再重要,做越多可能還越快樂也越健康!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網站流量的產生


延續上次小企業行銷的話題

有一個吸引人的好網站,如果沒人來,什麼事也不會發生。那麼流量怎麼來呢?

  •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搜尋引擎最佳化:光這件事就可以寫一本書,譬如這本「SEO關鍵解碼:網站行銷與排名優化實戰」。這本書談到很多細節,很值得參考。另外,這一本「網路集客力:從SEO到Facebook的行銷新方略」比較輕薄,也是以SEO的戰略為主結合社群網站的戰術。不過對於剛入門的人來說,先掌握80/20法則那少數的兩成的內容也就可以理解八成的重點了。以下就只說明兩點:
    • 關鍵字
      • 列出和你的事業相關的所有關鍵字:思考一下你的服務或產品,如果網友有興趣,會用什麼樣的關鍵字去搜尋。
        • 利用 google 關鍵字工具找出相關的關鍵字和網路上搜尋的熱門度。這個工具要有關鍵字廣告帳戶才能用,放心申請吧,不做廣告就沒有費用問題。
          雅虎的關鍵字廣告也能提供一些關鍵字資訊,不過要建立廣告後才能使用,你如果不是真的想花錢做廣告,那就建立廣告但不開放即可。如果你的目標市場是在台灣,可能還是要盡可能善用雅虎資源,雖然我個人總覺得 google 在技術和服務上還是走在前面。
        • 小技巧:現在很多人並不是輸入完整的搜尋詞彙,經常,他們只打一兩個關鍵字,然後點選搜尋引擎輸入框下方自動帶出的詞彙,這些自動帶出的詞彙可想而知並需納入你的關鍵字名單。
      • 把這些關鍵字放到重要的地方,例如頁面的 title(參考html)、文章的標題、粗體強調等等
      • 利用這些關鍵字來構思你的文章
      • 多寫相關文章
      • 補充說明
        • SEO是給機器看的,但會跟你交易的是人。有些 SEO 的業者或專家會強調很多的技巧,這有幫助,但一個簡單又實在的辦法是,多寫文章提供資訊,把那些關鍵字納入(如果你的詞彙和常人相同,這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注意,前面關鍵字的思考和研究,不是為了將網頁塞滿關鍵字,而是去瞭解一般人對這個主題所慣用的字彙是什麼。所以各行各業的達人,盡情的發表你的看法就是了。等到有一天你變成了意見領袖時,甚至連關鍵字的研究都不用了,因為不管你用什麼詞彙,都會變成眾人搜尋的標的,因此你只要做自己就好了。不過在那之前,你要用人們常用的語言,這是溝通的基本,其實你還是在做自己。
        • 我還有一個理由讓大家不用太在乎對付機器的技巧。事實上是機器要遷就我們,而不是我們要遷就機器
          免費給人使用的搜尋引擎如何能夠獲利?靠廣告!為何要來這裡做廣告?因為有人潮!為何有人潮?因為搜尋出來的結果精準有用,所以人們願意來搜尋!什麼叫做精準有用?精準有用就是內容是搜尋者想要的,真正對搜尋者有幫助的!

          於是,搜尋引擎的使命就是找出真正有用的內容,因為那樣他們才會有流量、才能獲利。那麼所有只是想愚弄搜尋引擎的技巧,就變成是搜尋引擎公司那堆天才所要打擊的對象。
          小技巧或許有得逞的機會,但不長久,嚴重的還會被摒除排名。就算沒那麼嚴重,與其花錢花時間去搞那些枝節旁門的技巧,還不如多思考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重點該是構思你的產品和服務,然後盡可能分享相關知識和心得。
    • 來自外部網站的連結
      • 從自己掌控的網頁連結到目標網頁:像部落格、 facebook 等社交網站都是你可用來建立連結的地方。
      • 和朋友或盟友交換連結(用買的連結可能有害,有些網站什麼都沒有就是製造一大堆的連結,這樣的網站如果讓人看了只是困擾而無幫助,最終一定被搜尋引擎唾棄)。
      • 小技巧:用來做連結的文字 (術語是錨點文字,anchor text) 要包含關鍵字,例如這個錨點文字的連結方式。
  • 付費廣告
    • 關鍵字廣告:google 和 yahoo 都有。關鍵字廣告本身又是一個可以寫一本書的主題,以後有機會再慢慢和各位分享,現在先提幾個重點。請確實瞭解這些重點,就算你要委託別人操刀,你也要能評估他們做的對不對、好不好,這邊有一個我個人的關鍵字廣告經驗談可以為例。
      • 成交才算數:廣告有效的結果是成交,不能成交的廣告是沒有意義的。
      • 從關鍵字的選擇到成交的路徑要環環相扣:從網友搜尋到和你交易,一切都和關鍵字有關,但要一路走到成交,你必須環環相扣。
        • 關鍵字廣告是網友搜尋到你設定的關鍵字時會跳出你的廣告。你的廣告排在什麼位置,和每次廣告被點擊後你願意為付多少錢有關。你的廣告被點擊後你就要付錢,沒被點擊就不用付錢!廣告被點擊後進入你自己的網頁,你才能透過進一步的吸引或取得聯繫資訊,然後才能促成交易。這點和傳統所謂的廣告直接吸引你打電話或上門是不同的。
        • 網友的搜尋字必須和你設定的關鍵字相同,你的廣告才會出現。(因為智慧比對的技術,也不是絕對要百分之百相同,但相關性不大就不會帶出你的廣告。)
        • 帶出來的廣告他必須有興趣才會點擊。興趣來自兩方面,一是廣告內容和他原來查找的關鍵字相關,二是相關之外還要讓他覺得你有他要的解答。這不容易,因為所謂的關鍵字廣告只包括 (雅虎和 google 只有些微的差異)
          • 一行標題,十幾個中文字
          • 兩行內容,三十幾個中文字
          • 一行網址,未必要是點擊後的目標網址,不過你網址既定,此時也無法表現什麼了
        • 廣告點入後,你的網頁呈現的必須和他之前想查找的關鍵字相關,否則他馬上離開,你就白花錢了。你的網頁必須讓他採取行動促成最後的成交,否則你也是白花錢。所謂的行動包括
          • 當場交易
          • 吸引他觀看其他的網頁後願意跟你交易,所以你的「劇情」和動線是安排好的
          • 讓他留下聯絡方式,以便你做後續的行銷,最終達成交易
      • 要能追蹤效果:關鍵字廣告有沒有達到目的,你要能追蹤。否則你就不知道效果如何、怎麼改善。業者都有提供追蹤程式段讓你插入你的網頁程式即可。你自己不會做也要確定有人幫你做到這一點。
    • Facebook 廣告:可根據會員的興趣喜好作精準投放,這部分我還在測試中,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 其他廣告:傳統入口網站的橫幅廣告等,手筆太大,我不熟悉不敢發表意見。不過如果你的商品或服務不屬於大眾化的項目,我想應該不用考慮。
  • 社交媒體
    • 部落格
      • 發表文章
        • 文章種類
          • 專業領域建議
          • 特惠活動/新產品訊息
          • 圖書介紹
          • 指南和如何做...的文章
          • 和員工、顧客或伙伴的對話記錄
          • 贈品/競賽/調查
        • 鼓勵問題、評論和回饋
        • 保持一致性和真實
        • 加上社交網站的分享按鈕
      • 多參與別人的部落格討論
    • Facebook
      • 你的活動範圍如果只在台灣,我只推薦加入 facebook,而且幾乎是非加入不可
      • 分享訊息:多提供諸如上述部落格單元建議的一些訊息,或導引至部落格。部落格比社群網站適合發表有深度和較長的文章。
      • 適時給朋友一些讚並給予回饋
  • 文章行銷 (article marketing):國外有很多文章網站,台灣似乎沒有,有也恐怕很少人知道。因此只能善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來做。
    • 文章長度:短文 300~600字。中篇數頁到二三十頁。長篇可以是一本小書了。當然這裡講的都是電子版。實體紙本不是不行,但有實體成本並且傳播性也不會更好!
    • 文章來源:當你在寫部落格或整理你的專業知識時,就已經產生一些材料在手邊了,稍加編輯補充就有一定水準的文章了(如果不是,那是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而非工具或方法的問題)。
    • 散佈方式:放到網路免費空間(上網搜尋「免費網路空間」),然後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提供下載網址。我目前用的是 window live skydrive,好處是文章好分類整理,而且都是你自己的文章。
  • 影片行銷
    • 工具:簡單的家用攝影機即可,甚至是簡單便宜的網路攝影機、有攝影功能的低階相機或手機都可以,工具不是重點,特別是我的主題著重在個人和小企業行銷。
    • 內容:這是關鍵之所在,基本上,搞笑、有趣、聰明、切題、有意義、有獨特性皆可,總之要嘛是好玩,要嘛是有用
    • 傳播:放上 YouTube,然後在你的部落格或 facebook 嵌入、分享與介紹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分享:Facebook粉絲頁面操作技巧-基礎班與中級班

Facebook 粉絲頁面是個很好的免費行銷管道,以下這份簡報可以參考看看:

委託專業不代表不用管理


最近有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嚴格來講也不是委託專業,但想到很多強調專業分工的人可能會忽略這點,所以就拿出來談一談。

我的關鍵字廣告一向自己做,因為自己的市場領域自己最清楚,當然我也要學會關鍵字廣告的要點,否則光是市場領域熟而工具不熟,也難成大事。我要自己做,當然工具我學了,看書學,上網學,還有從實務經驗學!

話說我放廣告的Y公司,最近有個專員很好心免費來提供一些服務,說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因為有些資料他們看得到,我看不到!這也是!(不過既然要幫我,為什麼不讓我看到他們看得到的資訊呢?)他建議我調整關鍵字和出價,他會幫我做!真好!我們也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說不定有很多我們原先不知道的地方。不過後來我發現有很嚴重的問題:

  • 他怎麼幫我挑關鍵字?他挑最多人點選的。廣義來說,他挑的和我原來的關鍵字是在同一領域,但各位從事商業活動的人一定都知道市場區隔這道理,所以從來都不能廣義來看,而該狹義來看!一堆人點擊到我網站卻不會成交,有什麼意義?尤其那些關鍵字和我的導入頁面根本不相關
  • 他一直強調廣告出現的排名。說真的,我沒那麼在乎!只要在第一頁出現就很好了!瞭解搜尋關鍵字結果頁面的人懂那排名道理,不瞭解的人則是快速掃瞄,說實在的,我不覺得關鍵字廣告出現在第一或第四,或者第三或第八有多大的差異!也許排名在前,出現的次數有多一些,被點擊數也多一點,但那是要付出成本的代價!當然,只要總體獲利能增加,多付也是值得!不過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廣告排名要在前,我每次被點擊就要付更多錢(這就是他建議我採取的策略),我付更多錢把別人擠下去了,他是不是又可以去建議被我擠下去的人提高點擊付費?然後...當然不會就此停止...
  • 他不時打電話關心來提醒我還可以改善,我客氣的跟他說我要再觀察效果,因為我發現轉換率不夠好。是的,我有在成交頁面加上監控關鍵字廣告效果的程式段,也正因為如此,關鍵字廣告的效果我很清楚,增加關鍵字、提高點擊費用是否讓我獲利亦或是損失,我很清楚。(事實上透過 google analytics,我發現大部分的交易來自SEO和老客戶!)可是當我跟他提轉換率不夠的時候,他想到的是點擊費出價不夠所以排名在後,因此點擊較少。也就是我想的轉換率是到我的網站購物成交,而他想的是點擊,這是他的成交,他的業績吧!
所以朋友們,你委託的專業可能真的有專業,也有更多的資訊,但他關心的重點和你不同,所以你必須管理!理論上他要把你關心的事作為他關心的重點,這樣長期來說他利益也才能夠最大,但絕大多數的人就是忍不住著重在他自身眼前的利益,所以提醒大家,凡是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你就不能不投入相對的心力(除非你讓他有理由跟你一樣重視---這是你需要的另一種能力!)。委託專業做環境清潔你可能只需要看一眼就好,關於你營利和成本問題,你不能只是膚淺的瞄一眼!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需要建立自己專屬網址的網站嗎?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讓人家在網路上找得到你雖然重要,但是卻未必需要有自己專屬網址的網站,因為你在 facebook 或部落格平台建立網頁流量可能更大。我個人認為,使用別人的平台很好,理由如下:
  • 流量大
  • 有專業的平台規劃、設計團隊,能夠與時更新,擁有最新最好的功能
但是使用別人的平台建立網頁卻不代表不需要自己專屬網址的網站,理由是:
  • 你的平台商可能會倒閉:兩年前的金融海嘯已經讓我們看到太多例子,並非大公司就一定比你撐的久。雖然平台商倒閉後,你仍能找新的平台商,但是你過去積累下來的網路口碑卻找不到你了,因為網址無效了!
  • 你的平台商可能會跟你收取費用,而且越收越高:早在雅虎網拍還未收費之前,我就預料到了這個現象。果然,只要這個平台商夠成功,他就會想收費,而你也一定會給。不要說什麼你可以拒用、轉換平台,在商言商,它如果能帶給你利益,你也沒道理不用,你不用雅虎網拍而要改用露天網拍,行啊,能彌補你的營業額和利潤嗎?而且露天後來也收費了!他們沒道理嗎?不,我認為很有道理,而且收費標準不同也很有道理,這就是自由經濟的平衡所在。你如果有自己的網站,你就多了選擇,否則最終這些寡佔的平台商可能會令你的利潤變得很微薄。你要轉台還有另一個問題,搜尋引擎無法把人帶到你的新網頁!
  • 自營網站的成交未必較少:這是我個人的實務經驗,我最早在雅虎網拍,經營了一陣子,營業額也有不錯的增長,但最近三年下來,營業額僅剩當初的25%,遠不如我自營的網站(還在增長中),而且營運費用對營收的比例來說,雅虎網拍遠高於我自己的網站。這當中原因很多,我請大家思考一下實體世界的例子(雖然不能百分之百類比),實體世界有百貨公司、傳統商場、菜市場、商業協會、媒體、公關組織等等,這些都是可運用的行銷管道,他們也有很多自營店面所沒有的優勢,但是自營店面為何還能存在呢?
簡單說,我認為非常有必要擁有自己專屬網址的網站,你可以讓它和其他可用的網路資源並存,並相輔相成。在網路上維持多個行銷管道的成本遠遠低於實體世界,如果你是要做長久生意的人,務必要有自己的專屬網站!

網站的有效性


想談談個人和小企業成功行銷的方法!小企業不比大公司,能夠擁有一個行銷部門。事實上,根據我的經驗,小企業的老闆必須擔負起行銷的責任 (請注意,我原來可是–個純技術背景的人哦!)。在網路時代,我要談的是網路行銷。我認為即使不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即便是個宅男、宅女,只要心態正確、掌握工具和方法,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為自己的小公司做好行銷部門的工作。所謂的心態正確,指的是我們是站在提供消費者某種利益的條件下來換取營收,也就是我並沒有什麼騙人的絕招,行銷不過是讓潛在客戶注意到我們有他需要的商品。至於工具和方法,在此參考 Infusionsoft 的 Internet Marketing 電子版報告,基本上分成


  • 網站的有效性
  • 流量的產生
  • 名單的建立
  • 連繫管理(客戶關係管理)
  • 電子郵件行銷
Infusionsoft 是電子郵件行銷的公司,所以自然是以電子郵件行銷為導向,不過這也是個不錯的起點,所以我就先以該報告為主體、參酌自己的經驗和其他資料進行解說和分享。以下就從網站的有效性開始談。

網站就是你的店面(就算不是購物網站),回想一下街上那些好的店面如何擺設他們的櫥窗,回想一下那些吸引你購物的網站又是什麼樣子?單單有個好網站是不足以成事,你還必須能把顧客帶到你的網站,但是如果你的網站不先建好,那麼花時間和精神去帶顧客也是徒勞無功,因為無法吸引人消費。即使你只有實體店面,你還是可以從網路帶來客戶,你至少需要一個網頁,不管你這個網頁是在自己的網站上,還是在社交網站部落格或其第三方的平台。請你用全新的眼光檢視你的網站,或者請沒看過的朋友來幫你看更好!

  • 第一眼看到哪裏:網友對一個網頁的掃瞄只有幾秒鐘而已,如果這幾秒鐘沒看到令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他們馬上會離開,所以務必確認第一眼會讓人看到的內容是足夠吸引人的!什麼內容會被第一眼看到和以下幾點有關:
    • 位置
    • 顏色
    • 大小
    • 字體
    • 圖像
  • 夠馬上看出這是什麼性質的網站嗎:如果網友沒辦法一下子就看出這網站在做什麼,他可能就馬上離開、永這也不想知道。
  • 重要的資訊在網頁折疊前(不用下拉網頁)就能看到嗎:不要考驗網友的耐心,他可能還沒下拉到你重要資訊所在就離開了,所以請把你的獨持賣點放到網頁上頭。
  • 能夠很容易地發現產品或服務的好處嗎:請注意,這邊說的不是特色,而是他們能得到什麼好處。
  • 很清楚的呼籲客戶採取行動嗎:根據研究,如果你有要求客戶採取行動,他們採取行動的機率就會大增,所以你不能被動的等客戶自己行動。所謂的行動包括馬上買、開始試用、了解更多、留下電郵地址等等。
  • 顏色和影像具有令人愉悅的美感:如果網站令人看了不舒服或欠缺美感,會令客丫降低對你的評價,甚至馬上離開。
  • 字體容易閱讀嗎: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使用無襯線的字體,顏色要和背景有足夠的對比。
  • 網頁中有大量資訊的區塊嗎:現代人多缺少耐心閱讀大量文字,這也是微網誌出現的原因,所以請先確認那麼多資訊是否都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是,也請把它們分割成較小的段落才比較容易閱讀(我發現日本人的書普遍有這個特色)。
  • 選單中有明顯的引領客戶如何找到你嗎:通常『關於我』和『聯絡我』都是必要的。
  • 有簡單的方式聯絡商業事宜嗎:你的網站吸引客戶的興趣了,所以他們想跟你做生意,耍怎麼聯絡你呢?開始接觸要找誰?未來的客服又該找誰?這些務必要一目了然!
  • 能找到公司老闆或員工的資料嗎:人們喜歡跟真實的人做生意,所以如果在『關於我』多提供一些個人資訊甚至是加上照片就很理想。
  • 能夠感到個人的連結嗎:說說你的故事,告訴他們為什麼你是正確的這擇,耍誠實,用會話的風格寫出來(包括其他客戶的証言)。
  • 寫作風格是公司式的還是會話式的:小企業不用裝成大企業,客戶之所以選擇你看重的是你能更親密的和他們對話並給他們親切的服務,所以請多用會話式的寫作風格。
  • 有無網頁表單在網頁折疊之前:網頁表單指的是讓瀏填存填入個人資料的地方,基本上至少要拿到電郵地址才能進一步促成後續的銷售。這類表單務必放在網頁的上方不用下拉網頁便能看到。
  • 有沒有足夠的誘因讓人提供電郵地址:提供一些訣竅、建議之類的文章,甚至是一些小禮物或優惠,總之要有誘因讓人留下電郵地址。
  • 有沒有多媒體:這能更生動的展示你訊息,提高閱讀的與趣。
以上總共有17點,有點多了,為便於記憶、掌握重點,我進一步把它們分成5個部份,請看下圖。

(點擊可看大圖)

  • 儘快顯示重要資訊
  • 容易閱讀
  • 聯繫方式
  • 信任與情感連結
  • 更多的溝通管道
你也許不是自己設計網站,而是委託別人來做,但你至少應該要知道好網站是長的什麼樣子,如何達到你的目標!以下介紹幾本很好的書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