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噗浪 Plurk

透過網路愛好者的推薦,六月底開始加入噗浪,仍在揣摩如何善用這新玩意!

  1. 網路先行者說,這是個未來不可或缺的玩意,它介於MSN和部落格間,交友和做行銷都很適合。雖然我聽到的聲音都如此,不過都來自同一群屬性相同的人,事實上也因此和噗浪的創辦人有一場午餐聚會之緣。
  2. 其實噗浪是個對話的工具,由你發起的多對多對話工具,如果你的朋友和粉絲很多,你的發言又能引起別人的興趣,那麼確實可一場幾乎即時的多對多或一對多的對話,不然有時也只是喃喃自語 、甚至只是再到早晚安而已(這就是我們呂前副總統批評的緣由了)。不過,我覺得可以很正面的把噗浪看成比較輕鬆的交友工具
  3. 我認為要注意的是,台灣目前有30多萬的噗浪用戶,卻只有10萬多人是經常使用的,那麼除了上述的看好論之外,另外20多萬試過之後不用的人是否代表了背後很有值得玩味的意義呢?
  4. 雖然我仍不確定它的 "實用" 意義,但基於實驗精神,也仍繼續使用中,雖然有時它讓我很分神,因為常想看看自己發表的或回應的言論是否得到某些迴響。
  5. 首先,我認為就算工具不同,使用者本身的個性仍鮮明的反應在他們的 "噗文" 中。例如: 有些人就是在 "打屁" 而已,有些人則很嚴肅的在批評時政!
  6. 目前我的用法是在了解別人的聲音,偶而遇到一兩個人,稍微會提到生活間某些有點意義的事,而我又有想法時,就會貢獻一點自己的感想,如果對方也有回應,那麼就比較像個朋友了。交朋友貴在往來,有些人的發言我不見得有什麼太了不起的意見時,也會順勢 "打屁" 一下,普通朋友也是朋友,只是有趣也可以當朋友。當然,我也希望常貢獻一些有用的資訊和心得,這逼得自己要更有內涵。我們這種老人家,在網路世界唯一的優勢就是內涵吧!
  7. 總之,新的互動工具,應該有新的應對模式,人性是不變的,但環境會變,在這新的互動平台上,我得到了 "聯繫" 的滿足,但有時也有渴望太多的焦慮,還在適應呢!

沒有留言: